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6章(第2页)

沉渣泛起。

鱼龙混杂。

王金发变了,拒绝青年们提出的惩办杀害秋瑾的刽子手的强烈要求,说是&ldo;不念旧恶&rdo;、&ldo;咸与维新&rdo;。

青年们愤怒了,发传单,办报纸,痛骂王金发,请鲁迅做他们的后盾。

鲁迅站到了王金发的对立面。

绍兴城一度盛传,王金发要派人杀鲁迅。

鲁迅的母亲吓坏了,要他出城到乡下去躲避。

鲁迅不走。

夜里还上街,打着灯笼,灯笼上写着大大的&ldo;周&rdo;字。

过了一段时间,平安无事。

他还当校长。

王金发虽然糊涂,却不至于暗杀他。

许寿裳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部任职,请鲁迅去南京。

教育总长是蔡元培。

1912年的春天鲁迅离开了故乡绍兴。

同年五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鲁迅随教育部北上,住在宣武门外一条僻静的胡同:南半截胡同里的绍兴会馆。

八月,他从教育部第二科科长的位置,升为部里的佥事,是个高级干部了,月薪丰厚,权力亦大。

于是,找他的人多起来,几乎排着队,到他的办公室或会馆小屋。

如果他愿意在官场中谋个前程、编织关系网的话,此间是绝好的机会。

可是对鲁迅这样的人来说,有些机会根本就不是机会。

他看不见这些机会。

鲁迅的意识之所向,乃是时代。

而由于他这么多年来死死地盯住人,盯住个体不放,所以,他所看见的那个时代,跟他的同时代人有巨大的差异。

他实在不喜欢那些形形色色的来访者。

事实上,那些人所怀揣的各种名利念头,他要么在脑子里一晃而过,要么看不见:视若无睹。

现代中国最杰出的思想家,不得不置身于庸常官府、庸常的人际关系的纠缠。

他做上教育部的高级干部,跟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的欣赏有关。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