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鲜血逐渐拉长化作一道细丝,开始按照《三山》的方术秘纹铺排开去。
李砚知干脆将渗血的手指按在圆珠上,任由鲜血不断渗入其中。
方术秘纹开始有了雏形。
这种如臂指使的感觉,让李砚知有种肆意泼墨的畅快。
不仅可以自如修改,更夸张的是,如果不去刻意破坏,秘纹甚至会半固化下来,随时都可以催动。
“珠内印《三山》,以后便叫它‘藏山珠’吧。”
李砚知在一颗藏山珠里,画下一幅方术秘纹后,便开始尝试催动。
但很可惜,
必须要触碰到藏山珠,才能引动珠子里的方术秘纹。
一旦二者分离,便只能干瞪眼。
这和想象中用一座山砸人的想法,相去甚远。
“以后修炼到气血可以离体的程度,应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李砚知抛了抛藏山珠,
“关键是要有力量催动方术秘纹,一旦失去力量源,方术自然也就失效了。”
“眼下只能暂时先把它当成锻炼负重,还有不能离手的板砖。”
“以后要是能找到御物之法,兴许也能有用。”
李砚知心中有了计较,便拿起第二颗藏山珠,描摹《三山》方术秘纹。
有了藏山珠,测试《三山》就方便多了。
在洞观神权下,方术秘纹的每一点修改完善,甚至秘纹内部力量流淌的痕迹,都无所遁形。
这让他对《三山》的感悟,越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