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17(第5页)

灾后百年,天授银书"

完全吻合。

这种时间上的精确对应,证明银板是外星文明对地质灾难的"

技术回应"

,用高纯度银将关键知识封存,等待人类技术足够解读的时代。

凹槽与晶颅的精密契合

机械精度达到现代水准。

银板背面的凹槽深度误差仅±0.01毫米,宽度误差±0.02毫米,与水晶头骨底座的凸起完全互补,就像用同一套模具制作的阴阳两件。

三维扫描显示,两者的接触面积达99.8%,不存在任何缝隙——这种精度即使在17世纪的欧洲也无法实现,更不用说玛雅时期的手工工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凹槽的纹路是隐藏的星图。

单独观察银板或水晶头骨时,纹路看似杂乱;组合后,凹槽与头骨凸起形成的连续线条,恰好构成完整的太阳系星图,其中火星的位置用"

带点三角"

符号标注(与银板正面的16进制符号呼应)。

赵莽团队按此星图调整望远镜,首次清晰观测到火星的两颗卫星(火卫一、火卫二),其位置与星图标注偏差仅0.03角秒。

温度感应的特性暗藏玄机。

当两者组合体的温度升至37℃(人体体温),凹槽会释放出微弱的荧光,照亮星图中"

地球-火星航线"

的关键节点;而温度降至0℃时,荧光则聚焦在小行星带的危险区域。

这种"

体温激活安全航线,低温警示危险"

的设计,像套针对人类的"

星际导航交互系统"

水晶头骨的配套功能

晶颅的光学特性强化信号接收。

检测显示,水晶头骨的石英晶体含有0.01%的硫化银杂质,能选择性透过380赫兹的火星信号,其透光率比纯石英高20%。

当与银板组合时,晶颅相当于"

信号放大器"

,能将银板接收的星际信号强度提升3倍,就像为银板加装了"

光学天线"

头骨内部的微雕文字破译新符号。

在银板凹槽的荧光照射下,晶颅内部的微雕文字(此前因太小无法识别)显现出来,其内容是16进制符号的"

使用手册"

,详细说明如何将符号转换为星历表、如何用温度变化校准坐标。

伊察在解读时发现,这些文字的语法结构与玛雅象形文字相似,但词汇更接近"

星际术语"

,像是两种语言的混合体。

晶颅的声学响应暗藏频率密码。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