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19续1(第5页)

-防御导向:用银雾屏障干扰光刃的影像,强调火器更多用于防御(与西班牙人的进攻性使用形成对比)。

这种&0t;有限披露&0t;体现了谨慎的智慧:既展示人类掌握了能量武器,证明自身具备基本的文明实力;又避免提供杀伤细节,防止技术被恶意利用——就像外交中的&0t;实力展示+和平宣言&0t;,平衡威慑与善意。

技术信息的&0t;自证性&0t;设计确保可信度。

所有参数都包含可验证的宇宙规律:如1421赫兹与氢原子谱线的关联、13纳米与银原子直径的倍数关系——这些与宇宙常数绑定的参数无法伪造,就像人类无法伪造光来夸大自己的技术,自然规律成为信息真实性的终极背书。

三、1421赫兹的友好脉冲信号

1421赫兹的持续脉冲是宇宙级的&0t;和平宣言&0t;。

这个频率的选择有三重深意:

-科学通用性:对应氢原子的21厘米谱线(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特征频率),任何探测到氢元素的文明都会对这个频率敏感;

-技术辨识度:是人类能量阵与防御阵的核心频率,展示技术一致性,证明信号来自有组织的文明而非自然现象;

-数学美感:1421=142+01,142是十六星连珠的周期(142年),01是能量损耗率(5的150),暗含人类对宇宙规律的理解。

脉冲的&0t;节奏编码&0t;传递额外信息。

脉冲不是连续的,而是按&0t;16短1长&0t;的节奏重复(16短对应16分钟窗口,1长对应142年周期),这种有规律的间隔证明信号来自智慧生命(自然现象无法产生如此精确的节奏)。

玛雅祭司将这种节奏编成歌谣:&0t;十六闪,一长明,星相连,人相迎&0t;,既便于记忆又暗含信号规律。

脉冲的&0t;强度调制&0t;体现文明诚意。

信号强度从弱到强逐步提升(初始强度1兆瓦,最终达到10兆瓦),这种&0t;渐进式表达&0t;避免突然的强信号对接收文明造成惊吓,就像人类敲门时会从轻到重,给对方反应时间——宇宙交流中,善意不仅体现在内容,更体现在传递方式的体贴。

脉冲的&0t;持续时长&0t;经过精确计算。

16分钟的持续时间刚好是十六星连珠的稳定窗口,既确保信号能被完整接收(短于10分钟可能被误认为干扰),又不会因过长而浪费能量(过20分钟能量损耗将增加30)。

这种&0t;恰到好处&0t;的设计,再次体现赵莽团队对资源与效果平衡的把握。

后金密探曾试图截获脉冲信号,却现它&0t;只在银液中存在&0t;。

离开纳米银网络的量子纠缠环境,1421赫兹的脉冲会立刻转化为普通电磁波,失去所有编码信息——这种&0t;量子加密&0t;是自然的保护机制,确保信息只会被目标文明(理解量子纠缠的文明)接收,而被低技术文明视为无意义的噪音。

四、量子传讯的技术保障

银液的&0t;高纠缠态维持&0t;是传讯成功的基础。

赵莽团队通过三项技术确保量子纠缠不中断:

-温度控制:银液周围的温度稳定在16c(玛雅历法的神圣数字),避免温度波动导致的纠缠退相干;

-磁场屏蔽:用三层银制容器包裹银液,隔绝地磁场干扰(将磁场强度控制在001高斯以下);

-能量补充:十二处银矿每1分钟向银液补充一次能量(强度1421兆瓦),抵消量子纠缠的自然衰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措施让银液的量子纠缠态维持了16分钟的稳定传递,远普通量子系统的毫秒级寿命——就像给濒死的病人持续供氧,通过外部干预延长关键过程的持续时间。

水晶头骨的&0t;量子中继&0t;作用不可替代。

十三颗头骨按半人马座的星图排列,形成&0t;量子信号放大器&0t;:每颗头骨接收银液的纠缠信号后,通过内部银微晶的共振将信号强度提升1倍,再传递给下一颗头骨。

经过十三次放大,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从地球同步轨道扩展至42光年——这种中继机制类似地面的无线电中继站,解决了量子信号的衰减问题。

玉玺的&0t;信息聚焦&0t;功能确保信号定向。

其正十二面体银心将分散的量子信号汇聚成&0t;锥形波束&0t;(张角仅05度),精准指向半人马座a星的方位——没有玉玺的聚焦,信号会向全宇宙扩散,到达半人马座时强度已降至可探测阈值以下。

这种定向性既提高效率,又减少被恶意文明截获的概率,就像手电筒的聚光光束比灯笼的散射光传播更远。

传讯过程的&0t;实时监测&0t;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赵莽团队用三类仪器全程监控:

-量子态检测仪:每秒记录银液的纠缠强度(低于800立即补充能量);

-方向校准仪:确保水晶头骨的指向偏差不过01度;

-干扰探测器:监测是否有外部能量(如火器射击、雷电)干扰信号。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