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该工程面向3岁到6岁、7岁到12岁、13岁到18岁三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采用“三段式”
、“三结合”
、“长周期”
的理念与方法,通过15年的引导、激励,为造就一批具备相当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养成、扎实的科学功底的自然科学界后备领军人物和优秀拔尖科技创新英才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该计划又称为“十五年科学养成教育工程”
。
“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共涵盖“科学启智计划”
、“朝阳计划”
(又称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及“天赋少年培养计划”
三个子项目。
其中“科学启智计划”
,将筹备建立天津市幼儿科学启蒙实施基地,成立幼儿科学教育教研中心,并确认一批幼儿科技教育示范园。
通过一系列科学亲子活动,帮助学龄前儿童树立正确的科学意识,激励他们探知世界的“好奇心”
。
“朝阳计划”
从2010年起,为天津市46所高中科技示范校的万名高一新生开设由两院院士等知名专家领衔的科普讲座,从学生中遴选出百名左右学有余力且热爱科技的“朝阳学员”
,采取中学与大学联合培养的方式,利用高一至高二上半学期的双休日和寒暑假,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
通过实验室特有的氛围熏陶,形成持久的科研兴趣。
“天赋少年培养计划”
是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学体系、资源、设施及其远程教育平台为载体,为本市优秀中学生提供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网上学习和夏季学院等多个教育项目,其中参加夏季学院的学生可以每年夏天入住斯坦福大学校园学习深造。
该市将面向初中以上热爱科学的学生开展此项计划,其中专门针对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是“朝阳计划”
。
从“朝阳计划”
学员的选拔标准来看,基本条件是综合素质优秀,学业成绩优秀,特别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成绩突出,有兴趣和专长;同时还要满足以下条件:获得由市教委、市科委认可的市级(或市级以上)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获得天津市(或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获得天津市(或市级以上)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中组一、二、三等奖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报名入围的学员经过资格初审后,还将接受面试考核。
面试专家由高校教授、科技专家、知名学者以及实验中学校方组成。
面试将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以科技论文、动手实验、技术设计、基础知识综合测试、答辩等形式相结合,选拔出合适的学生,由专家组审定最终名单。
入选“朝阳计划”
的学员从高一入学开始,就按照学校制定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学习。
他们将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尽早进入带有个性色彩的科学研究领域。
在不影响必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学生每周有不少于3个课时到高校实验室接受导师指点,进行科学实验。
在培养过程中,将由基地学校与国内几所知名高校携手,请国内知名教授、学者共同培养学生,实现知识、教师、实验室和学分的全面共享。
培养过程中倡导跨学科导师制,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