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鼎真的治郡废弛吗?当然不是,你想想,赵鼎长途跋涉的赶到泉州,屁股还没坐热呢,哪来的政绩啊?如果在这个时候,拿政绩问题来攻击他,很明显是鸡蛋里挑骨头,存心找茬。
当然了,和赵鼎僵到了这份上,秦桧也没什么好避讳的,我就找你的茬儿怎么了!
现在关键就是要看高宗的了,不管秦桧和王次翁怎么捏造,怎么胡说,只要高宗稍微动动脑子,只要他眼里还把赵鼎当个贤臣,他就不会让秦桧得逞。
高宗,看你的了!
对这件事情,高宗有自己的看法:第一,赵鼎的地位已经完全被秦桧取代,他对高宗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虽然高宗在表面上一直肯定赵鼎,但那只不过是他迷惑人的把戏而已,在他心里,赵鼎存在与否并不重要;第二,高宗已把秦桧看成自己的心腹,与金议和的事情,全依赖秦桧一人操作,在议和即将大功告成的节骨眼上,高宗不可能为了一个赵鼎,而得罪秦桧;第三,御史中丞王次翁亲自出马弹劾,让高宗觉得事情严重,御史中丞是谏官们的头儿,把持朝廷舆论,如果他出来指责赵鼎,可见赵鼎已经是众矢之的了。
基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高宗明明知道赵鼎是被冤枉的,但还是肯定了王次翁的指控,下令罢去赵鼎的泉州知府职务,改命他为提举洞宵宫,调回了临安。
丢了个实职,得了个闲缺,赵鼎的仕途不妙了!
赵鼎原本打算离开临安兜上那么一圈,再回来之日,就是东山再起之时。
可是,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
等赵鼎再回到临安,不但没有东山再起,反倒连个实职的头衔都没了,只保住个闲职。
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愤怒、压抑、郁闷、哀愁、悔恨……
与其这样窝窝囊囊地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就是拼上老命,我也要奋力一搏!
赵鼎歇斯底里地喊道。
局势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被气昏了头的赵鼎连连上书议论朝政,出谋划策,针砭时弊!
与此同时,与赵鼎交好的一些朝廷官员,在他回到临安后,纷纷登门拜访,一个意思是久别重逢,叙叙旧;另一个意思就是串联起来,倾轧秦桧。
这段时间,赵鼎好不风光,又是给高宗上书,又是与百官互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大事不好,赵鼎反扑了!
秦桧大吃一惊。
他吃惊什么呢?这么紧锣密鼓地打击赵鼎,赵鼎竟然还能组织起像模像样的反击来,真是防不胜防啊!
可吃惊归吃惊,秦桧并没有太过慌张,因为他心里有谱,议和已经成功,天下太平了,皇帝高枕无忧了,我秦桧居功至伟,在这会儿,你跟我斗,那不是自找苦吃吗?
为了应对赵鼎的绝地反击,秦桧紧急召集以王次翁为首的谏官们开会,研究怎么将赵鼎的反击打回去,彻底断绝他的复相之路。
关键时刻,御史中丞王次翁又一次站出来了,力挺秦桧,痛斥赵鼎,指责他当年接受张邦昌伪命之后,贪污了都督府十五万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