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六章 辩玄理唇枪舌战(第2页)

“《大戴礼记?保傅》注云:此五义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缉于下矣。”

“可见所谓百姓,指得便是我等官身之人,而你说的这些人,顶多算是黎民,并不在圣人所言之列。”

“虽然近年有称百姓为平民者,但道德经成书上古,和今义并不相同。”

士人们听了,皆是叫好连连,交口称赞,“不愧是吴中顾郎!”

“旁征博引,让人信服,你如今还有何话说?”

王谧神色一肃,他自上船来,就知道眼前这个顾郎,和其他那种酗酒狎妓的士族不同,是有真才实学的。

而且看其眼神中似乎凌驾众人的超然之色,刚才他出言推断大船转向的事实,也未必是为朱亮开托,而仅仅是在说他认为对的事情罢了,也许在其眼中,无论朱亮还是舵手,皆是真相的一环罢了。

这样有自己一套行事准则,又较真的人,才是难对付。

王谧低头沉思,一众士人鼓噪起来,张彤云见状心中一紧,大袖下面的手指,竟是微微颤抖起来。

然而王谧豁然抬头,“《道德经》云:我无为而民自化,《左传昭公三年》载: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

“此二民,是一民乎?”

这是同时引用道德经和左传,士人鼓噪又停,他们是当世接触典籍最多的人群,自然知道这是双方引用圣人之言反驳对方,其中言语往来凶险,不亚于战场之上兵器交锋。

顾郎神情凝重,他知道这是个陷阱,便断然道:“儒家典籍,和老庄颇有出入,无法并论其意。”

“《在宥》云: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

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

“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

故贤者伏处大山?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这是庄子对儒家的最激烈的批评,说以仁义撄人心的结果是天下大乱,这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典籍。

左传被列为儒家典籍,自汉代独尊儒术后,便是士人必学的功课,但后因魏晋代汉,晋失中原,东晋立朝之后,朝中整体风气偏向于颓丧,老庄学说大行其道,儒学多被否定,所以顾郎现下断然否定以儒学立论,不和王谧多做纠缠,手段极为高明。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