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搂着胡大老爷的肩膀,笑道:“惟庸啊,以前是我没你看得远!”
“现在看来,还是得靠你!”
“我错了!”
“我给你道歉!”
“哈哈,你给我讲讲,这事儿以后该怎么办?”
“还能继续吗?”
胡大老爷见朱元璋认错道歉,也明白适可而止。
能把朱元璋逼到这个份上,已是极限。
他脾气可不好,这样已是难得。
于是,胡大老爷转入正题:“此事有利无害,自然要继续,而且还要扩大规模。”
“陛下,大明农业、纺织虽好,但仅靠内部消费,发展缓慢。”
“百姓手头拮据,哪舍得买好布?”
“布都不要,更别说瓷器等奢侈品了!”
“可这些生产需要大量人手和工钱。”
“若能将产品平价收购,运往海外番邦。”
“百姓得工钱,工坊主得利润,大明得税金和贸易利差!”
“一举四得!”
“至于番邦,他们的金银不能吃不能喝,不如换大明的心爱之物!”
“这样大家都得益!”
胡大老爷这番话让朱元璋站在那里笑得合不拢嘴。
其实,这些内容胡大老爷之前已与朱元璋提及。
但那时的朱元璋,能信一成已是难得。
他权当是听故事罢了。
而今,大批金银即将到手,前景灿烂。
此刻若还不信,简直是对那些金银的轻视!
然而,朱元璋虽乐,却也理智。
他一把拉过胡大老爷到御案旁,示意宋利搬来凳子。
两人隔着御案对坐。
朱元璋一本正经地问道:
“惟庸,我还想继续赚这钱,越多越好。”
“你给我个计划!”
“我信你!”
(本章完)
听着朱元璋这话,望着他一脸诚挚,胡大老爷有些无奈。
并非他不知道,而是上次已说得详尽。
结果朱元璋上次听过就忘,白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