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毕竟,老朱只想挣点小钱而已。
老朱此人,崇尚“明心见性”
。
他从不掩饰对财富和名声的渴望。
在他看来,国家如同一个大家庭。
若不多积累家当,遭遇天灾人祸时,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
反之,若家底殷实,即便天灾人祸来临,又有何惧?
我自岿然不动!
甚至有余力谋划其他。
这便是家底殷实的好处。
而昔日的朱元璋,吝啬至极,连俸禄都不肯多发,结果天下依旧贫困。
他能奈何?
只因他穷!
开源节流,人人皆知。
可他只懂节流。
至于开源?
一无所知!
他认为,开源便是征税,但农户已不堪重负。
他朱元璋吃过苦,怎能让农户再遭元末之难?
而其他开源之法,他一无所知。
加之官员们的私欲作祟,哄骗老朱继续优待大明官员和读书人。
于是,大明财源从一开始便走下坡路。
朱元璋是否知晓?
当然知晓!
正因看到危机,加之他个人性格,他将官员俸禄压得极低。
结果,大明近三百年历史,杀人之多史无前例。
同时,贪腐之风、狠辣之态,亦历朝历代之最。
简而言之,官员的俸禄微薄至极,即便是最有良知的官员也难以维持家用,这已成了司空见惯之事。
然而,现状已大不相同。
朱元璋亲眼目睹了大量财富的涌入,这些钱财数目庞大,触手可及,既无需从贫困的农民那里掠夺,也不必在朝堂上大开杀戒,只需从外国势力那里巧取豪夺即可。
这对他来说算得了什么?他朱元璋何时将外国势力放在眼里?
因此,朱元璋此刻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嘿,嘿嘿,胡惟庸啊!”
他笑道,“嘿嘿嘿,要不,这件事,由你来挑头负责如何?”
朱元璋的笑容中带着狡黠,却也掩饰不住内心的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