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进驻潞西(第2页)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只因他所率领的部队曾经卷入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华清池事件,尽管当时的元首在表面上口口声声表示既往不咎,但这种事又何须他亲自动手处理呢?自然有底下那群急于讨好、谄媚逢迎之人主动将此事办妥。

于是乎,像高凤翔这样参与过华清池事件的东北军旧部们,纷纷被以各种名目派遣到了硝烟弥漫的前线,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炮灰。

相比其他不幸的战友,高凤翔或许还算得上是幸运儿。

他所在的部队与穷凶极恶的日军展开了长达三日三夜的血战,最终还是难敌强敌,随着大部队一起溃败撤退。

此后,他带领着残存的部下一路南逃,历经千辛万苦,才辗转来到了这座位于滇边的偏僻小镇。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无情!

他们既缺乏后勤支持,又得不到物资补给,更糟糕的是,连当地政府都拒绝认可他们作为一支合法军队的存在。

面对这般困境,他别无选择,只能憋屈地蜷缩在这座小小的镇子之中。

幸运的是,这里的居民质朴纯真、心地善良,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

当这些老实厚道的老百姓了解到他们曾经在战场上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之后,一个个感动不已,纷纷毫不犹豫地将自家珍贵的粮食拿出来款待他们,并慷慨地让出一部分房屋给他们栖身。

目睹此景,那些曾在沙场上与敌人短兵相接、生死搏杀的铁血硬汉们也不禁潸然泪下。

自那一天开始,他们不再以东北军自诩,转而对外宣称自己乃是遮放镇的民团。

与此同时,高凤翔更是下达了一道严厉命令:严禁部下骚扰民众,闲暇之余要积极帮助百姓从事农事劳作。

此时此刻,高凤翔全然不顾自己的满头大汗,依旧奋力地挑起水桶,一步步艰难前行。

而站在一旁的那位耄耋之年的老妇人,则不停地劝说着:

“够了,够了,孩子啊,你快歇歇吧!

别累坏了身子!”

她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关切与心疼。

但高凤翔只是微微一笑,轻声回应道:

“大娘,您放心,我没事,我和我的弟兄们幸得乡亲们收留,能为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

说罢,他继续埋头苦干起来……

就在他和老人说话的间隙,一个十七八岁的牤小子跑了过来,对着高凤翔开口说道:

“团长,镇子外来了一支部队马上就要进镇子了!”

“部队?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国府还会派驻军?走看看去?”

高凤祥边说边拿起了自己的驳壳枪,跟着那个小青年向镇口走去。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