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第2页)

天天要去,去了就争辩。

还有一位狄君武(膺)是和傅孟真同房子的,但是他一天到晚咿咿唔唔在做中国小品文学,以斗方名士自命。

大家群起而骂他,且当面骂他为&ldo;赤犬公&rdo;(因狄字为火及犬构成),他也无可如何。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可见北大当时各种分子杂居一处的情形及大家有一种学术自由的空气。

因为大家谈天的结果,并且因为不甚满意于《新青年》一部分的文章,当时大家便说:若是我们也来办一个杂志,一定可以和《新青年》抗衡,于是《新潮》杂志便应运而产生了。

《新潮》的英文名字为the。

&rdo;(《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罗家伦口述,马星野记录,载台湾《传记文学》第54卷第5期,1978年5月出版。

[5]鲁迅《我观北大》,《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6]蔡元培,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字鹤卿,号孑民。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7岁考取秀才,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

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

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

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

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21年,分别被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授予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

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

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

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

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