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就算有人借此生事,他也生不起什么事。”
“如果——有一天我们分手了呢?”
柳明丽问道,“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呢?”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是说如果——有人指指点点拿此说事,只能证明这个人的无聊和猥琐。
心理强大如柳老师,你会真的在意吗?”
柳明丽听完他这番话,心中踏实且宁静,脸上却笑道:“别给我戴高帽。
我是吃过嫩草的老牛,怎么算都是我赚了,我怕什么?”
陈东跟着沉沉笑起来,笑完他轻拍柳明丽的肩膀,像是宽慰小孩:“放心吧,我还要给你撑腰呢。”
-
两人在床上赖了一会儿,柳明丽的肚子“咕咕”
叫了声。
于是两人下床做吃的。
陈东没骗柳明丽,在她来之前他做好了米饭、切好了蔬菜,就差下锅。
陈东在厨房忙活,柳明丽在客厅注意到一个纸皮灯罩,就放在餐边柜的清明上河图灯旁边。
她拿起来,观摩半天,跑到厨房问陈东:“这是什么?”
陈东一脸懊悔:“怎么——本来想亲自拿给你的,结果被你先发现了。”
柳明丽明白了:“你说从新疆给带的礼物?”
“是啊。
当地的非遗文化,桑纸皮的灯罩。”
-
那天,陈东随着项目组在作坊考察。
桑皮纸,用桑树内皮为原料,经过浸泡、捶打、捞纸、晾晒等十几道纯手工工序制成,纸张坚韧、纹理独特,带着淡淡的植物清香。
老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在纸浆池中轻盈地一抄一提,一张薄如蝉翼的纸便在阳光下成形,整个过程充满了古老而沉静的韵律美。
陈东看着那在阳光下泛着柔和光泽的桑皮纸,想起柳明丽和他说的《我的阿勒泰》的白树皮的情节。
项目组的人讨论这个非遗如何商业化地流传下来。
有人说做文创书本、有的人说做穿艺术品,陈东却忽然想到灯罩。
他第二天又去到老师傅的家中,在工坊挑选了一盏手工制作的桑皮纸,让他做一个实验灯罩。
第三天,他拿到了实物。
灯罩呈简洁的圆筒形,骨架是柔韧的胡杨木枝,外面严丝合缝地裱糊着最上乘的桑皮纸。
桑皮纸天然的米黄色透着温润的光泽,上面没有任何繁复的彩绘,只有纸张本身独特的、如同流水或云絮般的自然肌理。
在灯光的映照下,这些肌理会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光影,静谧而富有禅意。
这是一个能实现的产品。
自然,作为这个项目的创立者,陈东带走了这个有纪念意义的灯罩。
他想,弄不来白桦树皮的浪漫,这个桑皮纸的灯罩是不是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