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唐伦和崔慕华坐在一起,崔可茵坐对面。
花月轩的点心品种繁多,每样尝一块,也吃了个半饱。
唐伦对面前的菜肴就不怎么上心,有一拨没一拨地拿筷子拨米粒。
姜氏还以为菜不合他的口味,道:“这是你爱吃的葱烧海参,只是京城没有新鲜的海参,只能用干海参做,浸泡的时间不够,是不是不好吃?”
说着挟了一块放嘴里尝。
其实灶上婆子听说要做一味葱烧海鲜,忙烧了热水浸泡,又细细炖了,花了无数心思。
崔可茵也挟了一小块放嘴里慢慢嚼,确实有点硬。
满满一桌子的菜,崔可茵也就挟这么一两筷。
唐伦不知崔可茵食量小,还以为她不高兴呢,见她去挟葱烧海参,也跟着挟了一筷。
味道还可以,就是太硬了,吃着费劲,又影响口感。
不过崔可茵吃了没说什么,唐伦只好把海参咽了下去。
大姜氏便眉开眼笑,又挟一块海参放他碗里,道:“多吃一点。”
崔可茵吃了一小半碗饭也就饱了。
唐伦跟着放下碗筷,道:“我也饱了。”
“这怎么成?”
姜氏急声道:“要是饿着可怎么好?”
要是把姐姐的宝贝儿子饿着,姐姐岂不是要伤心死了?
崔可茵把擦手的帕子放在丫鬟端着的红漆描金的海棠花托盘上,道:“大伯母不用担心,他刚才吃了好些点心呢。”
姜氏想起墨玉说的话,松了口气,嗔道:“这孩子,吃食上头就没个轻重。”
唐伦翻了翻白眼,漱了口,道:“快回书房去,我还有话跟你说。”
崔可茵不知他还有什么话说,待崔慕华用完了膳,三人一起回了花月轩。
“我们十五就要去国子监了,你有什么礼物送我?”
一进书房,唐伦便道。
崔慕华无奈地摇了摇头。
同进国子监,他和唐伦拜在不同的先生门下。
唐伦的先生是当世制艺大师,国子监司业宋信安,主要学习制艺,为明年的春闱做准备。
崔慕华的先生是五经博士谢衍,为三年后的乡试做准备。
他比唐伦年长,唐伦明年成为两榜进士几乎没有悬念,他还在为考举人而奋斗,想想就让人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