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58 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3页)

七万多复兴军中的五万人都被抽调出来承担对北京市民的组织和训练工作了。

新北京的前期建设工作目前是由从辽南根据地和鲁东、鲁西根据地抽调过来的三万多生产建设兵来承担的。

不过最多到1632年8月,他们就可以直接领导几十万经过训练的新生产建设兵进行新北京和冀东北工业区的建设工作了。

按照复兴党的规划,新北京将不会承担工业生产或者农业生产的职能。

只保留三十万人左右人口规模的新中国首都新北京,将只保留政治职能。

目前的旧北京城外,举目望去会给人一种难民营的萧瑟感。

但是对于在营区里生活的原北京市民来说,在“难民营”

里生活,可比在天子脚下的北京城里生活好多了。

从山东、辽宁和天津通过海路和陆路运到北京的大量粮食物资,有效的解决了高悬在原北京市民头上的生存危机。

海量的粮食的涌入,让几十万近百万的原北京市民终于在大明、大顺两朝政权崩塌之后,第一次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如果说没有经历大明和大顺两朝恐怖的城市大饥·荒的话,作为天子脚下的百姓,北京市民面对接管北京的复兴党可能还会有一些抗拒的心理。

可是犹如地狱一般的大饥·荒在前,京师大暴动和大顺建立过程造成的流血冲突在后,再加上在复兴军接管北京城后对大明和大顺的那些胡作非为的混账们的大审判和大处决,以及复兴党中央在一个月前迁移到通州后亲自主持的对北京地区雷霆闪电般的镇反和严打运动。

使得北京市民一方面对复兴党非常的感激,一方面又对复兴党非常的畏惧。

这样一来,复兴军主力军团对北京地区的群众进行的组织和培训,居然非常的顺利。

首批八万名公路生产建设兵就是最直接的成果。

复兴党纸币的推广工作是和复兴党对群众的组织和培训的改造过程同时进行的。

以北京为例,复兴党以海量的粮食和物资为基础,直接在北京推广了复兴党的人民币。

明王朝的人民群众都有过明王朝政府滥发纸币的深刻经验教训,所以他们在接受复兴党的组织和培训的过程中拿到人民币作为报酬的时候,都会在第一时间里到设置在临时营地里的复兴党供销社和粮店里去换取粮食物资。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毕竟,复兴党发行的人民币是以复兴党强大的农业和工业生产能力为基础的。

能够保证所有的人民币都能够买到相应的商品和物资的复兴党,并不担心人民群众会不接受人民币,不相信人民币的信用。

要知道,在湖北根据地、鲁东根据地、鲁西根据地和辽南根据地里,一千五百万复兴党治下的人民群众都已经对人民币建立了充分的信心了。

不过,绝大部分目前住在简易木板房组成的营地里的北京市民,对人民币开始接受,还真的就不是因为人民币的购买力问题。

而是一种无奈之举。

复兴党的工农业生产能力就是再怎么强,因为目前复兴党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湖北地区以及北中国地区现在比较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复兴党设置在营地中的商业机构,还只能向正在接受改造和培训的新生产建设兵们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

也就是说,现在营地里的供销社和商店,只能向大家出售粮食、成衣、肥皂、毛巾,以及像罐头、香烟、白酒之类的产品。

几十万原北京市民现生产建设兵新兵们在营地里过得是集体生活。

也就是说,大家穿的衣服是复兴党提供的,大家吃的饭是在大食堂里吃的大锅饭。

就是大家把自己手中的人民币都换成商品的话,他们也只能把这些东西堆在自己的宿舍里,每天还要提心吊胆的害怕自己的东西被偷走。

个别想的开的年轻人每十天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供销社买上一堆的香烟罐头和白酒之类的“奢侈品”

,胡吃海塞一通。

可是大部分人都不会这么想的开,他们都会用人民币买粮砖和成衣这些生活必须品。

可是这种行为有了几次之后,大家就绝望的不会这么做了。

粮食买回来了只能放在那里等着它们变质,衣服买回来了也用不太上。

这样一来,大部分人在绝望下也都变得越想越开了,复兴党供销社和商店里的粮食和成衣的销售量开始直线下降,而各种副食品反倒是大卖特卖了起来。

只要人民币能买到东西,只要人民币一直都能买到东西而且可供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人民币就会必然的被大家接受。

所以只不过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向都是勤劳朴实的群众们,就一改胡吃海塞的豪爽作风,除了那些想的开的年轻人行为依旧外,大部分的群众都会把发到的工资和津贴贴身藏起来,轻易不会花一分钱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