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一十章 长安暗流(第3页)

李儒犹豫。

旁边的王允面色一白,自己本来是打算告状的,怎么这下子变成替刘备请功了?

“文优,有言直说便可,陛下在此,凡天下大事,皆于掌握之中,陛下,你说是吧?”

董卓虎目一瞥,刘协顿时打了个寒颤。

忙回答道:“尚父所言极是!”

引得董卓哈哈大笑,堂下诸公脸色难看至极。

“回禀相国,且再听我说完雁门太守郭缊的奏章,再行决断也不迟!”

李儒拱手道。

“郭缊?哼,咱家记起来了,就是那个自己的雁门老家都被南匈奴端了,只敢龟缩在晋阳的那人吗?”

董卓开口道。

“正是此人!”

李儒点了点头。

“他又有何事上书?”

“还是与那刘备有关!”

李儒回答道。

董卓眉头一皱:“说!”

随后,李儒将郭缊奏章中所言一一叙述。

相比刘备只叙其事,不言细节的奏章,郭缊的这一封奏章,更像是在为刘备表功。

其中,包括晋阳王氏的密谋,刘备帐下文武的文治武功,如今的晋阳风气大变,更包括求贤馆之设立,以及秦耀的那篇《求贤榜》,摘自龚自珍的那篇诗词和另外那些整理出来的诗词,洋洋洒洒,都记录在了奏章之中!

“又是这个秦耀!”

董卓不喜文人,他觉得和文人相处,还不如和牛马交谈来得痛快。

他的手上,也不知道染了多少文人的鲜血,都是一些喜欢用生命来博取名声的迂腐之辈!

不过,秦耀之名,从那一次吕布的进言之后,就被董卓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就是这个人,差点另立朝廷,让自己一番苦劳,险成泡影,没想到将他赶到了并州,还不老实。

从郭缊的奏章中,不难发现,郭缊对这个秦耀推崇至极,各方各面,若无他操持,刘备方不会那么容易地就拿下整个晋阳,战胜左南部。

董卓的手指点在椅把上,面露深思,堂下诸公不敢妄言,缩着脖子不说话。

“文优啊,有此人为刘备谋划,我心难安啊!”

李儒的嘴角露出了个笑意,这才是自己想要的董仲颖。

随即拱手道:“相国所言甚是!”

随后,李儒看向像个木偶一样端坐在龙椅上的刘协:“陛下有所不知,此秦耀者,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祸国殃民,扰乱乾坤的佞臣!”

刘协愣了愣,刚刚自己听完李儒口中郭缊的奏章,对他口中的秦耀那是神往不已。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