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孙中原通过审视,发现这件玉件,竟大约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东西!
乾隆朝的仿古,是很有名的,但是仿汉玉能仿到这个地步,在乾隆朝也算是顶尖的高手了。
这摊主显然也是当成汉玉来卖的,一开始并没有拿出来,只是因为邝西寅看了几眼摊子上的一件高仿战国出廓璧,便连连摇头,又觉得徐北武和邝西寅不像一般人,这才拿出来。
“你怎么看?”
邝西寅看了看孙中原。
摊主这才明白,合着来的这个小伙儿和俩老头儿是一起的,这下成了“三打一”
了。
不过他也有些奇怪,这俩年纪大的,居然看了半天之后,又去问这个年纪小的。
“到不了汉。”
孙中原接口道,“古韵不太够。”
“清仿?”
徐北武眉头一皱。
他没有说得太具体,要直接说乾隆工仿古,那也不便宜,不利于讲价。
孙中原明白,点了点头。
“三位,我看你们还是拿给我吧,也别玩儿什么相互问答了。
我这块是实打实的汉玉,价儿就是刚才那口价儿,落不了!
这,你们也算捡漏!”
徐北武拿着玉玦没动,孙中原看了看徐北武,“他要多少钱?”
“三十块。”
徐北武笑了笑。
这里的三十块,是三十万的意思。
如果真是汉玉,三十万的确不高,这玉玦和那件刚卯,是差不多同档次的东西。
地摊上的要价,有时候是这样。
当然,这摊主也说不定已经知道不是汉玉,当汉玉卖。
“我再看看。”
孙中原从徐北武手中结果了玉玦。
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期间还对着阳光瞅了瞅,最后孙中原指了指玉玦的内圈,看了看徐北武。
“我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