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与她迎来送往的身影,渐渐成为小镇上的一道街景。
在乡公所的办公室,书记终于听见了那些窃窃耳语。
他语重心长地找我闲话,问我年龄,最后非常关怀地说:还很年轻嘛,有件事我不知该不该说,刚参加工作,个人问题还是要慎重的。
很多事情,组织上都会为你们考虑!
我说谢谢,不用吧!
书记说:我听说你与供销社的小成在谈朋友,小成嘛,人还是不错的,但她家庭背景太复杂,她的父亲在我乡属于监管对象,这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的。
我说书记,谢谢你的关心,我与小成是高中同学,目前也仅止于此。
未来嘛,也许我想娶她,她也不会嫁给我;因此你不必担心。
至于她父亲,在我眼中,只是一个站错了队的书生,他是我的父辈,就像我的父亲,从前也曾被监管过,这并不说明什么。
书记立即纠正说:你父亲,那是受“四人帮”
迫害啊!
可不能这么说。
年轻人要有立场啊!
我的父亲是随“四野”
前来接管这个县的土改干部。
曾经参与剿匪,并建立新政权。
之后,和平建设时期,他成为了本县最早的工业官员。
但是到了“文革”
,他必须和他的多数同僚一起,承担民间社会对此前各种运动的积怨。
于是,他被打倒,被批判为走资派,被游街批斗甚至肉刑。
而那时,丽雯的父亲正好是造反派中的骨干。
他们属于不同的阵营,但是并没有直接的冲突。
而且在“文革”
中最为可笑的是,两个生死对立的派别,却都是打着同一面旗帜——坚决捍卫毛主席。
“文革”
中,我的父亲被监管。
“文革”
后,她的父亲被监管。
两个看上去坚定拥护共产党、毛主席的人,都似乎始终没有弄清楚,他们究竟是被谁在监管和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