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3页)

南线是关东军最重要的永久工事群,地下党的同志付出惨痛的代价,也无法获得日军具体兵力。

而西线,又是日军在松花江上最重要的城市哈尔滨,包括吉林的防御部队,总兵力至少在三个师团。

重兵环视,三江根本就不能平静下来,反而在北满,土地和三江一样肥沃,只要有人耕种,就会成为我们的粮食重要产区,相对于周围的敌我态势,我强敌弱,正是全力发展的好时机。

但是三江,我们绝对不能放弃。

不仅不能放弃,还要保证其周围的安全。”

“这样我们不得不派出重兵在松花江以南,不然无法防住两面日军夹击的困境。”

谢维俊也深知三江省的重要性,自然不会反对,不过兵力上,重南轻北的做法,很容易让关东军找到突破口。

“我的建议是维持该地区现有兵力布置不变,但是作战上要有所改变。”

曾一阳已有腹案,日军防守严密也只是相对而说的,对于大部队行动,日军很容易反应过来,但是小部队呢?

众多的小部队不进攻日军重点的军事设施,仅仅破坏铁路和通信设备,就够鬼子喝一壶的了。

在这种思路下,很容易让日军畏首畏尾,不敢调动主力部队进攻。

这也是曾一阳准备好的应对方案,接着,他又将部队扩编严重,大部分都无法形成战斗力。

不如将这些缺少武器的战士,先安置到北满屯垦,不仅可以增加粮食生产,还能将新兵训练结合在一起,半年之后,主力部队作战就不用担心兵源补充的问题了。

当晚,曾一阳在临睡前,收到了一份电报。

曾一阳接到的电报就是中央发来的,这份电报不仅指出了部分苏联的打算,还从国际局势上综合分析了一下国民政府可能出现的一些重大改变。

对外外交依赖,是蒋介石上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国策。

不得不说,民国时期的外交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除了对日的外交政策。

其功绩都是无法磨灭的,《辛丑条约》彻底被废除,国民政府拿到了失去近三十年的海关控制权,就是其中之一。

而和英美的关系,随着亚洲局势的不断变化,也在向好的一方面发展。

当然,对日外交是国民政府的软肋,因为日本的野心是无法用外交手段来磨灭的。

只有像苏联那样,用强大的军事实力让日本暂时屈服,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蒋介石上台之后,缺乏对国家的控制。

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后,国家表面上获得了统一,但要是深究起来,还是处于内战和分裂的混乱之中。

有一句话叫‘远水解不了近渴’。

蒋介石虽说迫切希望获得国际援助,但他最希望的还是获得苏联方面的军事援助。

这不仅仅是体现在政治上,而且还对军事有着莫大的帮助。

但由于长期以来,政策上的原因,让他颇为尴尬,也无法获得苏联方面的信任。

在出使苏联的问题上,国民政府也将当成了头等要务,不过皖南的决裂成为蒋介石最担忧的一个借口。

思索再三之后,蒋介石给宣铁吾发了一份电文。

(未完待续。

)X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