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七节 从泰山到五台山(第2页)

“呀呀,你看那山顶,就是和天连着的地方,那里叫鸿门岩。”

老乡介绍说,“三伏天,也飘雪花哩。

从脚下到鸿门岩五十里,从鸿门岩下山到合怀镇也是五十里。”

队伍沿着一条弯曲的布满石子的路开始上山。

这条路先是在山脚下盘绕,稀疏的村庄分布在路的两旁,座落在山坳里。

山区的村庄不单分散,一般也都很小,房屋都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的形势,有的竞抽在山璧间,一块悬空突出的岩石做了前枪,后面郁直的岩石成了后璧。

还都是就地取材,石头砌琦,山木支架,石板盖顶。

正是中秋时节,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堆着一些刚刚收下来的东西,从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带来的喜悦。

这里本来生活贫苦,又有金兵肆掠。

但经过建炎二年以来,河东数场大战,以及马扩持之以恒的建立保甲,推广轩辕道,河东大部已经以五台为中心,为宋朝所收复

越往上爬,人烟就越少,天气也越冷。

本来就很寂寥的山野,更加显得肃杀。

但是,发黄变白的茅草,却还在秋风中抖擞着精神。

也有苍鹰在山头飞掠,也有大雁在高空啼鸣。

军汉们在这荒凉的山地行进,凌峭的山风穿透了他们们单薄的衣衫,路上的石子磨破了草鞋。

有人踢起了一个石子,滚下那万丈深沟、于是便响起了一阵隆隆的声音。

他们走得很急很快,不时地用手抹着汗水。

汗水滴落在满是石头的道路上,立时就结成了一层薄冰。

但这行进的艰苦,压抑不住战斗的热情,在五台山麓上行走的,是呼家军的主力军之一,天雄镇抚司。

这队人的中每一个军汉都知道,“恢复晋冀鲁豫”

,意味着反攻的开始。

他们被战斗热情所渔发,在山谷间喊起了号子,这一条条人迹稀罕的山谷,就被这英雄豪迈的呼啸声充满了。

山沟里石板小屋的炊烟,和山头飘荡的薄云,被风吹在一起,就再也分不清哪是轻烟哪是流云了。

大军们就在这烟云里穿行。

当他们到了鸿门岩时,果然飘起了雪花。

翻过鸿门岩,他们忽然看见了葱翠的松柏。

这是一个很大的山怀,四周有山峰环抱。

他们看到了金黄碧绿的寺庙的脊顶,并且不久就听到了有节奏的叮铃叮铃的声音。

他们不知道这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等走近了才看到是寺庙的风铃,被风吹动,发出了这样好听的声音。

一位老年的僧人,走出寺院,挡在道口,向战士们合掌致敬,微笑着请部队休息吃饭。

穿着同样黑色裂装的乐师们组成的乐队,吹奏着箫管长笛,敲打着皮鼓小锣,表示欢迎。

“恭贺马防使荣升河东承宣使。”

这位年老的僧人,就是轩辕道经典的编撰人之一,智真长老。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