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文“字,取郑紫烟名字中”
郑“字的谐音”
正“字,合起来便是“文正”
两字,报道是他们二人实地采访编发的。”
“这三篇报道,不是完全抹杀了我在江阳主政期间的成绩吗?让别人看了会怎么样想?换届选举时会不会有负面影响?”
顾正山掏出支烟,在办公桌上磕了磕烟屁股,塞进嘴巴里,点着抽了口说道。
“顾市长,那道未必,我觉得这三篇报道,其实是在为桂花坪乡党委书记岳浩瀚叫屈做铺垫。”
陶春晓拎起办公桌旁边的开水瓶,给顾正山的杯子里续了续水说道。
“为岳浩瀚叫屈做铺垫?”
顾正山疑惑地望着陶春晓问道。
陶春晓回答道:“是的,你看看今天的中南日报”
关注三农“上面的文章就明白了。”
顾正山这才注意到,陶春晓进来时手中拿着一份报纸。
接过陶春晓递过来的报纸,顾正山带上眼镜,神情专注地看着以“文正”
为名的第四篇报道。
《中南日报》第四天的的报道,内容转换了风向,还是以记者“文正”
的名义报道的,大篇幅地宣传了江阳县石家湾镇、五龙乡的减负工作,肯定了这两个乡镇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在引导村民致富方面,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等等,所作出的创新,涉及石家湾镇的内容,文章提到了致富带头人李玉桃,五龙乡则主要写了减负试点工作的成效,文中还点到岳浩瀚在五龙乡工作时,为减负试点工作的推进所做的努力。
看完报道,顾正山露出了笑容,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说道:“还真是铺垫啊,铺垫的好,这还差不多嘛,四篇报道连起来,对江阳农村工作就是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桂花坪乡以前工作没做好,同岳浩瀚这个刚刚上任不到两个月的党委书记,有什么关系?不破不立,岳浩瀚做的很正确,让岳浩瀚停职有点太莽撞了!”
正在顾正山同秘书陶春晓谈论着当天《中南日报》的报道时,市政府机要科送来一份中南日报社的《内部参考》,顾正山随手翻开扉页,看了眼,第一篇文章便吸引了他。
第一篇文章仍然是署名“文正”
的人写的,标题是《村主任恶意报复,清账代表惨遭杀戮》,文章以大量的事实,详述了赵贵华父子的凶残,并且揭露了赵贵华这样有过前科的人,是如何走上村委会主任的位置;报道中,罗列了赵贵华到案时的口供,赵贵华供述,当年为当村主任,除了依靠庞大的家族势力,还曾送给原乡党委书记贾德全二万元现金,送给乡长李庆贵一万元,这些钱,在他当上村主任后,变本加厉,又在税费征收上加码,从村民身上盘剥回来。
文章中提到,赵贵华还供述,小儿子为了承建村小建设工程,私下曾经送给乡长李庆贵一万五千元,因赵贵华小儿子赵小强在逃,无法证实。
内参中还写到去年年底,发生在桂花坪乡的李法民的案子,详述了李法民在派出所惨死的过程。
内参中报道出来的内容,让顾正山很震惊,虽然他曾经在江阳任职,可这些事情,他也是第一次了解到,看完内参,顾正山才清楚,岳浩瀚在桂花坪乡所做的一切一点也没错,不仅没错,而且路子很对。
“我去找孙市长,对岳浩瀚不明不白的停职调查,有失公允!”
顾正山把手中的内参放到办公桌上,起身说道。
此时,岳浩瀚正在家中书房里,同代县长唐云生通着电话,唐云生在电话里说:“浩瀚,停职这几天你在家里忙什么?看没看今天的中南日报?”
岳浩瀚苦笑了一下,回答道:“唐县长,停职了还能忙什么?在家读书呗,我觉得我真不是一个当官的料,读书做学问还是比较适合我的;报纸嘛,我家里只有昨天的,还是我老爸从校办带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