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资料 三清不用看(第2页)

起源与发展过程

“三清”

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

“三清”

之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

《道教义枢》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

故《太上苍元上录经》云: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

《九天生神章经》称:“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

注曰:‘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也。

’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注曰:‘灵宝君上清天尊也。

’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宝君太清天尊也。

’但此“三宝尊神”

开始并非“三清尊神”

,按唐武宗时(841~846)的道教神灵排列,先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后为“玉清大有天宝君,上清妙玄灵宝君,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

另《业报经》《应化经》并云:“天尊曰: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

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

……吾以延康元年号元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

……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

还有《元始上真众仙记》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

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

中宫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

下宫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

这些不同派别的不同解释,虽有差异,但都促成了“三清尊神”

的最终定型。

唐《老君圣纪》称:“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

“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

“太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

南宋金允中在探讨与总结以上三清、三宝、三洞之间的关系后,认为:“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则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之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之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在“三清尊神”

中,以太上老君出现最早。

东汉末五斗米道成立时,即以太上老君为至高神。

至东晋上清、灵宝派出,其《上清》、《灵宝》经中,始相继出现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

鉴于各派新出现众多神灵,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企图予以系统化,其中“三清尊神”

的雏形已基本确立。

在此前后,诸书在言及三清尊神时,又有种种不同说法。

如说:“道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

“说经教主元始天尊,抱送玉帝道君(灵宝)天尊,流演圣教降生(道德)天尊”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