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连皇上都喜欢挑长得顺眼、风度出众而且官话说得好的大臣留京任职,他们这也是人之常情。
顶着一个东宫属官的名头,基本没有人和傅云英过不去。
谢过陆主簿,她回到自己的号房,里头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没有品级的典吏还在里面擦地,见她进来,吓了一跳,站起身朝她一拜,“傅大人。”
“有劳你了。”
她卷起袖子,自己动手收拾号房。
典吏张大嘴巴,想拦不敢拦。
他名叫石正,专门干一些拿东递西的杂活,相当于是傅云英的助手。
不一会儿,陆主簿命人把需要抄录的案件档案送到傅云英的号房里,要她抄写。
石正忙准备好笔墨文具,还给她筛了杯凉茶。
她坐在窗前,先翻看之前的案卷,确定下格式、用词,才开始抄。
抄完一份后,亲自拿去找陆主簿,确认没有任何差错,回来继续埋头抄录。
院子里很安静,毕竟是衙门重地,又都是有身份的属官,大家说话都轻声细语的。
傅云英伏案抄写,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忽然觉得窗前似乎罩下一道黑影,放下笔,抬头看过去。
一个圆脸青年负手站在长廊里,盯着她看,不知看了多久。
她心念一动,起身走出号房。
青年神色复杂,看着她的眼神既有欣赏,又有防备,还有一点终于恍然大悟的了然,“你就是傅云?我是赵弼。”
原来他就是刚刚升任大理寺少卿的赵弼,霍明锦的心腹之一。
傅云英朝他行礼。
赵弼摆摆手,深深地看她好几眼,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喟叹。
难怪二爷屡屡为此子破例,还煞费苦心将他安排进大理寺,要求自己务必小心照应他,生得这么唇红齿白,清秀俊逸,举手投足又风仪出尘,容色朗朗,一派光风霁月,自己见了都觉得眼前一亮,二爷喜欢他,也在情理之中。
二爷这些年形单影只,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他看得上眼的人……管他是男是女,只要二爷中意就成。
赵弼这么想着,努力压下心里那点别扭,缓缓道:“三法司和地方司掌刑狱案件。
三法司为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地方司则包括各行省设置的提刑按察使,府县两级的知府、知县等。
刑部审定各种律法,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大理寺掌邦国折狱行刑,对刑部的判决进行审查,如果有‘情词不明或失出入者’,有权驳回刑部要求再议。
都察院是监察机关,兼理刑名,设十三道监察御史,每年轮换出京至各省巡查,称为‘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
,虽然官阶不高,但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力。”
总之,地方案件,先由地方司断决,凡是死罪中应处斩、绞的重大案件,在京的由三法司会审,在外省的由三法司会同复核。
重大案件皇帝一般会诏下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共同审理,也就是三司会审。
若三司会审也审不出结果,最终由皇帝本人给予裁决。
刑部职掌天下刑名,都察院职掌稽查纠察,大理寺职掌复核驳正。
任何刑名案件,未经大理寺的审核复查,刑部和都察院,均不得具狱发遣。
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大理寺的主管复核,刑部主管审判,都察院主管督察。
一口气说完这些,不等傅云英回应什么,赵弼接着道:“凡是交办到大理寺的案件,先由评事、司直详断,然后交与大理正看详当否,有无问难改正处,批书结尾,签字、盖印、写明日期,再交给大理寺丞、大理寺少卿覆议。
你品级虽低,身上的担子不轻,须得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