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英国对战后亚洲局势地安排,更倾向于收缩确保印度支那以及印度本土的利益。
对于中日两大东亚强国之间,更希望维持现状。
法国更不用说了,他们这个时候最希望的是中国尽快打赢。
迅速将他们对日作战的百万大军抽调至欧洲本土。
帮助他们进行欧洲的决战。
这个时候无心,也无力去安排东亚的局势。
而且他们在亚洲的传统利益,也并不在东北亚一带。
对于欧洲列强来说,这时的东北亚的局势。
他们已经很难干涉了。
中国的实力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他们对日的影响力也因为日本仇视西方国家的军人政权上台而降到最低。
他们基本就是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看着中日战事的绵延进行。
最多以军事援助用作控制中国胃口的武器。
而美国就并不同了,新大陆在中日战事当中,几乎承担了中国军事作战费用及消耗接近百分之四十的份额(也有研究者认为没有那么多,部分贷款,中国最后还是以易货贸易方式归还。
这样算来,美国承担了几乎百分之二十四左右的军事费用支持)。
但是成效也是显著的,一下将太平洋上这个有着强大海军而且对美国在太平洋利益虎视眈眈的国家的威胁长远的打掉。
这种获得利益极大的代理人战争不仅让美国人感到了实惠。
而且在心理上也让他们感到了自己的强大。
欧洲需要我们,几乎是在祈求我们。
在亚洲,我们仅仅是付出了一点金钱和物资,就消除了我们太平洋上最大的威胁!
迈入新的世纪以来,这个强大的两洋国家,终于因为局势的发展,认识到自己具备的伟力,认识到自己已经有成为一个新的世界帝国的力量,他们开始舒展手脚。
准备插手世界的局势。
亚州战后的局面安排,顿时就成为了美国的一个重头戏。
西园寺流亡政府,就是他们手中最好的武器。
美国在当时,一定对西园寺政府有所承诺。
只是相关资料,还没有解密罢了。
在日本国内,那些潜在的势力也对日本自己糟蹋的国际关系而感到忧心忡忡。
军人内阁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日本已经认识到了他们的不足,面对崛起的强邻,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和西方列强保持比以前更加良好的关系!
特别是美国,仅仅用金钱支持就几乎拖垮了他们这个帝国。
西园寺就成了日本国内政治势力眼中的救星。
他和美国有着空前良好的关系,而日本战后的重建,也可以通过西园寺得到美国的支持!
正因为西园寺得到了美国的承诺支持,日本国内势力也安下了心,全力支持这场军事政变的发生。
没有西园寺在大洋彼岸获得地承诺。
他们说不定还要继续支持真崎将战争进行下去…………当美国的意见通过西园寺传来之后,这场政变的发生,就已经成为定局。
。
最后,真崎等人虽然是所谓的皇军军官出身,但是还是忽略了日本天皇在这个国家曾经拥有的巨大威望,他就是象征,他就是当时整个帝国的精神偶像。
再凶顽的陆军军人,对着天皇陛下的大诏,也不可能开放手中的步枪的。
田中当时四二四兵变地成功,就是因为他及时隔绝了西园寺和宫内派的联系。
在四二四兵变的最紧要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