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9日,日军侵占沈阳。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日军更加得手,迅速进攻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2年1月28日日本军队在上海挑起“一·二八”
事变(又称上海事变)。
28日夜间,日军向上海闸北发动进攻。
驻防上海的中国十九路军奋起反击,开始了淞沪抗战。
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死伤万余人,4度更换司令。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淞沪抗战遭到破坏。
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
3月24日,在美、英、法、意等国的干预下,日本与中国国民政府在上海开始停战谈判。
5月5日,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又称《淞沪停战协定》)。
协定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
,中国不得在上海至安亭、昆山、苏州一带地区驻军,而日本可进驻“若干”
军队。
1932年3月9日日本制造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在长春宣告成立。
溥仪为“执政”
,年号“大同”
。
10日,溥仪致函关东军司令,“委托”
日军维持国防和治安、管理铁路,并聘请日本顾问。
1932年3月13日蒋介石就伪“满洲国”
的成立发表谈话说,“东北成立伪国,完全为日方一手包办。
政府虽痛恨溥仪等等为傀儡,但如讨伐,即难免扩大战争,考虑结果,暂不颁讨伐令”
,继续执行其不抵抗政策。
1932年3月16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宣称:伪“满洲国”
的“一切政令”
,须经过驻地的日本军部及特务机关许可,方能实行。
1933年3月日本和伪满政府签订“委任经营合同”
,将伪满所有铁路及铁路所属全部财产,交给“满铁”
。
1933年3月日军攻占热河省后,大举进攻长城各口。
东北军曾在长城一带抗击日军,后因蒋介石镇压抗日运动,使日军长驱进犯滦平地区,直逼平津。
1933年5月31日中国国民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塘沽协定》。
根据协定,中**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今通县)、香河、宝抵林亭镇、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并划上述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地区力非武装区,这样,中国国民政府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区,便利于日本进一步控制整个华北。
1933年7月-10月中国国民政府和日本密谋联合“围剿”
滦东抗日武装力量,进攻方振武、吉鸿昌率领的抗日同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