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耿营长不好意思,心中不快来到他们面前,正是小狗子和贾小麦他们。
耿营长板起面孔训斥道:“三个在一起,好扯蛋是不是?小鬼子来了,你们三个都得完蛋。”
他们不懂耿营长的意思,还愣在那里,耿营长又一声吼道:“是这样站岗放哨的吗?还要我教呀。”
他们明白了,一个立正,各自分散开去。
贾小麦手脚灵活爬上了附近的一棵大树上,消失在浓密的树叶中,找了一个适合倚靠的树干,端起手中的枪向对河瞄准着,自我感觉不错后,向树下的耿营长敬了个礼。
小狗子和另一个分别钻进了林子里一个土洞里,正好将他们的整个身子藏住,只露出脑袋在外面,很适合对前面的观察。
在这个林子里有好几个这样的土洞,这是一些乡民逮野兽挖的,后来没用了,周围长了许多的野草灌木,是一个天然的隐蔽之地。
耿子堂告诉杨老师说他们是才来不久的新兵。
杨老师笑说,要加强训练。
他们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块绽着嫩绿的一块宽敞平地边上,许多的士兵与学生们围在一起,个个脸上都绽出了笑容,杨老师和耿营长站在他们身后静静地看着。
随着卢苇引领的群体舞蹈结束,卢苇甜甜的声音这时响了起来:“下一个节目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合唱,湖西中学所有同学们。
表演,大刀班全体战士。”
人群马上又恢复到了原样,围坐成了一圈。
随着一连长一声令下:“一班列队。”
话音刚落,齐刷刷地站出几个精神抖擞,洋溢着年轻,充满着血气的士兵们,转眼出现在一连长的前面。
“亮出大刀。”
又一声高喊,旋即自己从身后抽出大刀,向上一举:“开始操练。”
歌声中,在一连长的带领下,士兵们个个整齐的刀法,坚实的步伐,愤怒的眼神,高昂的头颅,激情的吼声,引来阵阵喝彩声。
就连卢杆也惊叹他们的刀法,看着看着不时地用手揣摩比划着。
耿营长告诉杨老师,这是他们营也是他们团唯一一支大刀队。
“无端狂寇掠三边,杀贼终军正少年。
纵有貔貅师百万,汉家终见服柔然。”
杨老师不知不觉地念起了这首当年他的老师杨树达在39年作的诗句,杨老师禁不住感叹起来。
“杀贼终军正少年。
写得多好啊。”
高亢的杀声中,一连长和他的士兵们收住了大刀,获得全场一片掌声。
一连长自然得意。
当卢杆跑上去说要跟他学大刀时,他乐呵呵地应着,拉着卢杆就往外走,正好与耿营长和杨老师他们打了个照面,他一个立正说,卢杆这小子要学大刀,他也想收他这个徒弟,请营长批示。
耿营长笑笑:“呵呵,一连长什么时候学得这样有礼貌了啊,你收你的徒弟,光我的鸟事啊,去去去,等等,要是出了差错,伤了卢杆的筋骨,看老子如何收拾你这兔崽子。”
小林和卢苇也赶了过来,吵着也要学。
一连长唬着脸说,你们学什么啊,走,靠一边去,伤了你们的细皮嫩肉的,就是营长饶得了我,你们杨老师也不会饶我的。
杨老师笑着说,一连长,你看卢苇这娃儿的嘴都噘起来了,你不让她学,也可以让她看看嘛。
一连长一听,学着卢苇的样子也嘟起了他的大嘴说,好好好,去去去,可不许添乱啊。
大刀的一招一式,一连长全部告诉了卢杆,卢杆聪明,加上武学功底好,很快掌握了大刀的套路,使得呼呼生风,刀光声影,把卢苇看得张开了嘴,瞪圆了眼,佩服得不行,而小林在旁边也学着,由于没有卢杆的基础,所以看上去很好笑的。
一连长站在旁边,说:“刀,天天要磨,天天要练,不磨不练怎能用来杀鬼子。
一招一式都要狠、准、快,快中决胜,准中取命,狠中带恨,瞬间制敌,出其不意,灵活机动,刀刀见血,万不得已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伤其骨不如伤其筋,置敌于无力反击之中,你就占了上风。
这就是你的胜利。
只有懦夫才不配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