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祝缨第二天去应卯,还是向之前一样,先处理大理寺的杂物。
因为她监督了今年的秋收,给公费又多抢了一笔钱回来,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秋收,大理寺的物用就更加充盈。
除了添十个新人的补贴之外,还有大笔的剩余。
祝缨就算了一下,这笔钱粮,拿出去存着或者放贷,平价贷出,要商人有物品抵押,或几月,或一年,加利赎回。
她只要市面上那些高利贷一半的利息。
这也是很高的一笔了。
她自己也不要这笔利息中饱私囊,虽然她知道有些管账的人会这么办,所谓“借鸡生蛋”
。
办得好的,一年经手这些公费就能给自己弄下半套宅子出来,狠一点的,一套小宅子也就出来了。
但是,据祝缨所知,玩脱了的也是一大把。
大理寺的案卷里,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玩脱了的官儿。
有流放的,有徒刑的,还有玩得太大耽误了一件大事,即使数目不太巨大,但是误事,被斩了的。
此外一些玩脱了上吊投河的也有。
为了追赃,把他们家都抄了的也不少。
他们的上峰受连累的也有。
她就仔细挑选,必贷必有抵押,还得是她认得的、知道价值的抵押品,以保证大理寺不能亏本。
否则,大理寺也不能在她手上这么充裕。
今年冬天,可以给各人再添一些柴炭的补贴了,祝缨想。
写写算算完了,胡琏凑了上来:“怎么样?祝尚书?”
“胡说什么?你真没浪费你的这个姓儿,张口就胡说呢。”
“你不就是我们的户部尚书么?你算盘一动……”
胡琏已经有经验了。
祝缨道:“家里过冬的炭,够用吗?”
“哎哟,要添炭补?小祝,你是这个!”
胡琏给祝缨挑了个拇指,“哎,我告诉他们去!”
“别!
上头还没批下来呢!”
“嗐!
你给他们拿大头,哪有不同意的?不求上峰多么大方,他们吃肉,给咱们喝口汤那就算好人啦!
就怕那一等自己贪得无厌,还要克扣下属,该发的都不发,叫下属又累又穷,显得他这衙门清廉的!
我呸!
缺了八辈子德的玩艺儿!
哎,还是咱们大理寺好!
郑大人好!
冷、裴二位亦好!
小祝你最好!”
祝缨抱着胳膊搓了两把:“肉麻死了!
滚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