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99 喂招(第4页)

他没见过祝缨,也没与祝缨这边的人打过什么交道,因而没有什么直观的体验,更不觉得有什么被欺骗的地方。

陈放道:“蛮夷之地,我还怕你不适应哩。”

>br>

“能把蛮夷之地造化成这般,已是不易,衮衮诸公,呵呵。

也就是她,还记得先祖的志向,我知道,她必有私心,那又如何?好歹朝廷没吃过她的亏,倒是别人,呵。”

陈放没理他后半句,只顺着前半句说:“父母生我育我,祖父启迪智慧,然而若说仕途提携、教导为人处事,是这位长辈担了父职。”

王允直心道,您那位祖父,家业交给亲儿,倒将艰难大业交给“世侄”

是再聪明不过的一个人了。

他含糊地说:“到底身份上有了瑕疵,否则,当不止于此。”

“朝廷怎么会同意一个女子做官经略安南?朝廷只会等一个女子经略了安南之后过来请封。”

王允直看了他一眼,陈放低声说:“如今朝廷,做实事的人太难得了,令人遗憾。”

“也是。”

陈放放心了,安心回去睡觉,第二天起来,祝缨已连夜准备好了场面,装饰也很像样子了。

只是与在京城时的装饰不同,一些纹饰、颜色、物品的样式明显地带有“南地”

特色。

王允直些时也不挑剔了,与陈放二人换了正式的衣服,后面跟着一队力伕,挑着一列的箱子。

每人一份敕封的文书、官印,此外是冠服。

像祝缨、张仙姑这样的,尺寸有数,是都做好了的。

其他如蒋婉等人就是各赏彩缎,自己做。

因此东西很多,分发起来颇为耗时。

两人轮流干活,香案里的香都续了几回,终于,读完了。

场内场外一阵欢呼,除了祝缨等人,祝县颇有一些壮丁参与了西征,也有一些家中有聪明学生,也在西征中办差显露头角,得到了官职,这种欢呼是发自内心的。

香案撤去,众人入大厅就坐。

陈放先请出张仙姑、花姐拜见,执晚辈礼,带来了父母的礼物。

又与侯五、小江等人见礼,称之为:“京中旧识长者。”

周娓有点莫名其妙的,心说,我也不咋认识你啊!

杜大姐也觉得奇怪,咋还带仆人了呢?

拜见毕,张仙姑与陈放唠了两句家常,祝缨才要开席,王允直却起身,郑重地站到了她的面前,端端正正拜了两拜。

祝缨道:“这是做甚?”

“先祖身后事,多谢您仗义执言。”

所有人都怔住了,祝缨都快忘了这件事了,忙扶起了他:“我做事,只凭自己的良心。

你不谢我,我也是要做的。”

“无论是谁,做了,我们身为子孙都是要谢的。”

王允直说。

两人客套一回,相偕落座。

陈放便说:“当年姑姑就是蒙王相公青眼,许经营安南之地,累三十年之功,要是王相公能够看到这一切,该多好呀!”

这是套词儿,祝缨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当年王、陈、施三位相公都知道这事儿。

如今昔人已去,但你们还在,只要你们不怕辛苦,我正好要去西州一趟,你们同行便是。”

陈放与王允直自然都愿意。

当下商定启程。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