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500 利弊(第2页)

祝缨说。

过个关又得爬山,骑马也比较危险,大家又都下山步行,爬到关口,王允直两腿发抖。

祝缨再给他们指着对面,讲着风土人情:“两边是有贸易的,这边有谷物、布帛、茶、盐等等,那边牛羊皮草马匹也有盐等。”

王允直惊奇地发现对面山上居然也有一个小小的关卡:“他们也设卡?”

在他的印象中,凡与蛮夷相交的地方,都是朝廷这儿设“某某关”

,拦着外族进入。

祝缨道:“对,他们也有城,只不过边界模糊。”

王允直以为,这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他又有了新的认知了。

对面有关卡,他们俩也就不再要求深入观察,住了一夜又被祝缨带回。

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一队商人迎面而来,见到她们,商人忙下路避让。

王允直勒住了马,问道:“你们贩卖的都是什么呀?”

商人低着头,只管不说话。

王允直又问了一遍,商人还是不说话,他也不尴尬,只微笑着对祝缨道:“前辈,兴许是我没说明白?”

祝缨看了看商人的服色,用了西卡话又问了一遍,商人才答:“一点茶叶、朱砂。”

王允直忽然醒悟:是语言不通!

这些日子周围的人都说官话,标准不标准的别说,好歹大部分能听懂。

实际上,在整个安南,大部分人口是不懂官话的。

他轻轻地说:“前辈要治理安南,殊为不易啊!”

祝缨道:“所以啊,你们回去,尽早上表说说驿路的事儿才好。”

陈放道:“那是一定的!”

修驿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包含了种种作业,祝缨干工程是有经验的,安南也听她的,陈放也有一点经验,但朝廷不一定听他的安排,他得回去请示。

于是,两人又带了祝缨给皇帝的谢表,以及一些礼物,原路返回。

祝缨在西州为二人饯行:“阿炼也要回去博州忙秋收的事情,就让他陪你们走前半程。

到了博州,他会安排人护送你们到梧州,到了梧州有赵苏继续护送出山。

进入吉远府,我再管就不合适啦。

自己路上小心,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二人一路疲惫又新奇,此时既盼望早些回京,又想多看些东西,心情十分矛盾,道别的话都说得十分勉强。

陈放明知修驿路的提议是祝缨的,又不能当着王允直的面将话说得太直白,只好同张仙姑说了好些:“我爹娘都很想念您。”

之类的话。

张仙姑信以为真,念叨着:“他们都是好人哩。”

两人居然把对话说得像模像样。

难得有“故人”

来,张仙姑有些伤感,陈放走远了,她还站到城楼上远远眺望远方的小黑点儿:“这就走了啊!

以前认得的人,都不在眼前喽。”

祝缨从背后贴着她,将下巴搁在她的左肩上,与她一同望向远处:“看啥呢?”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