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4章(第2页)

我亲眼见证了他跟罗萨琳达的感情,我想在他的生命中一定也有过其他类似的经历。

但是如果因此就下结论说这是一种生活腐化,或者说是他对异性的渴求毁掉了他的事业,便太过轻率,对他来说很不公平。

从他回到西班牙的那一刻起,他的生活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去华盛顿之前,他曾住在克拉乌迪奥•科埃约大街上一座租来的公寓中。

回国以后,他开始住在阿尔卡拉街的巴黎酒店里,后来借住在一个妹妹家里,最后在廉价公寓中终了一生。

他在政府中几进几出,却身无分文,最后离开人世时,所有的财产也就是衣柜中几件破旧的西服,三套在非洲时的旧军装,还有一件长袍,以及几百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他的回忆录。

但是只写到了大约一九0九年里夫战争时期,甚至连西班牙内战都没来得及提到。

他等了好几年,等待着他的真主,他的运气来到身边。

他抱着幻想,相信自己还有机会回政府任职,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用各种活动把他的日子填满就行。

但是什么都没有降临。

在他的履历中,从美国回来以后的经历,只用-句话概括:为伟大的军队统帅效命。

这句话在军队语言中相当于&ldo;无所事事&rdo;。

没有人再需要他,而他自己也没有了斗争的力气,再没有当年的果断英勇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直到一九五〇年四月他才找到些事情做。

一个摩洛哥的老朋友,布莱克斯•巴埃萨,给了他一份工作,让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能有所寄托,虽然只是在马德里一家不动产公司做小小的管理工作。

他于一九五七年六月去世。

在那方位于圣胡斯托公墓的墓碑下,长眠着他六十九年动荡的生活。

他的那些回忆录被人遗忘在托马萨的廉价公寓里。

几个月后,一个得土安的老朋友找到了它们,帮他付清了遗留下来的数千比塞塔的账单,并把这些手稿赎了回来。

直到现在,这些私人档案都还保留着,那位热心而忠诚的保存者是他的摩洛哥幸福岁月里认识并敬仰他的故交。

现在我来整理一下罗萨琳达后来的故事,叙述的时候我会以贝格贝尔的命运变化为主线,这样或许读者能对这位前外交部长最后的岁月有更加完整的了解。

战争结束后,罗萨琳达决定离开葡萄牙并定居英国,因为她希望儿子在那里接受教育。

于是她跟合伙人迪米特里转了卡尔戈俱乐部。

&ldo;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rdo;授予他们两人一枚法国抵抗运动洛林卜字勋章,以表彰在庇护犹太人方面做出的贡献。

美国的《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玛莎•盖尔霍恩,也就是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妻子,谈到了卡尔戈俱乐部和福克斯太太,称之为里斯本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和人物。

但即便是这样,她也离开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