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鲁迅的母亲名叫鲁瑞。
他小时候随母亲常去安桥村,一路蹦蹦跳跳。
野草野花,连同朝阳夕阳,在蜿蜒的小路上无限地铺开去。
他初名樟寿,字豫山。
绍兴的小孩儿却管他叫雨伞。
于是,改字豫才。
不知道他小时候是否与人打架。
打起来,纵然是落了下风,也一定不服输的。
眉立,发竖,眼喷火……
鲁迅的不屈不挠,当有遗传的成分吧?
周氏三兄弟,皆有大作为,而鲁迅的个性最鲜明。
个性,个体,乃是本文的关键词。
鲁迅酷爱绘画。
真说不清他是更敏感语言呢,还是更敏感图画。
能说的只是:他于二者都敏感。
绘图本的《山海经》,那些个人面兽,九头蛇,三脚鸟,拿两乳作眼睛的吓人的怪物…鲁迅用薄而透明的荆川纸将它们逐一描下来,类似现在的儿童。
他收集各种各样的画谱,然后趴在桌子上描,从早晨直描到天黑。
他后来写文章,白描的功夫登峰造极,或于线描图画有旁通之处吧?而他成为中国新兴的木刻运动的奠基人,我估计,亦与早年画画的兴趣有关。
鲁迅二
鲁迅读了大量古书。
他是在古书中受的启蒙。
他的家学颇为别致,是他在北京做官的祖父定下的:&ldo;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
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
再诵苏轼诗,笔力雄健,辞足达意。
再诵李白诗,思致清逸。
如杜甫之艰深,韩愈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矣。
&rdo;
这个文化谱系很是清晰。
家学挺有意思,从唐宋一直延续下来。
凡有点根基的家庭、家族,一般都会崇尚学问。
可惜所谓当代的语境中,家学一词,尘封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