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航母上必须设置了拦机索。
通过这种装置,尽快吸收和消耗掉飞机着舰时的能量,以缩短着舰飞机滑行距离保证飞机在舰母上安全降落。
在“巨龙59级”
航空母舰垂直于斜角甲板的中心线,自斜角甲板尾端60米处开始,离甲板高度约为500毫米。
向前每隔有米横设一根粗钢索,共设置4根。
这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栏机索。
每根拦机索的两端通过滑轮与甲板下的液压阻尼缓冲器相连。
该拦机索可使重达2、30吨的舰载机,在以每小时160公里速度着舰时将滑跑距离缩短到40多米左右。
舰载机降落前,先在空中放下起落架和襟翼,同时把舰载机特有的尾部着舰钩放下,准备降落。
当飞机即将着舰,以很高的速度冲舰时,舰载飞机尾部的着舰钩就可钩住4根拦机索中的任意一根。
舰载飞机钩着拦机索后带着巨大的动能继续向前滑跑。
钢索把飞机的动能传给液压作动筒,在液压作动筒的作用下,液压油通过阻尼控制阀进入蓄能器使蓄能器内的空气被压缩,产生阻尼力。
拦机索被拉得越长蓄能器内压力也越大,产生的阻尼力也就不断增加,从而使舰载飞机的速度迅速降低,仅向并冲出70-90米,就能完全停滞下来。
当完成拦阻飞机动作后,蓄能器储存的高压能源又可以释放出来,使拦机索和作动筒回到原位。
经海上实际试验国产的拦机索完全到达设计要求。
〖中〗国第一艘“巨龙59级”
航空母舰,历经东海6个昼夜,行程第一轮海上试验,各项指标基本到达设计要求,对于个别没有达标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调试。
第一艘“巨龙第二轮,也是最后一轮的海试。
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
空战英雄王牌飞行员王伟少将出任〖中〗国第一艘核动力巨龙59级“mzd”
号航空母舰舰长。
王伟这个来自后世的飞行员,深知竟管舰上的3000多名相关人员已经进行了3年多的相应的专业培训,但从接受航母到真正的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第一艘核动力巨龙59级“mzd”
号航空母舰交付人民海军,使它成为〖中〗国人民海军水面战舰序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力量,它将带领着中国“mzd”
号航母舰队,叱咤风云,驰骋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那浩瀚的大海上,他不仅仅是在〖中〗国人民海军的武库中添加了一件大杀器,填补了〖中〗国人民海军战舰序列中没有航空母舰的这一空白,更是让〖中〗国掌握了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各项技术对建造航空母舰有了一个充分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为把〖中〗国人民海军建成全球xing的强大的蓝sè海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可以建设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
对于结束〖中〗国长期以来有海无防”
〖中〗国人民海军由,近海防御,向保护〖中〗国海外资产,保护〖中〗国在全球的利益转变。
把〖中〗国海军锻造成为一支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重要力量。
把〖中〗国的黄水海军变成蓝水海军来说,威风八面的海上流动堡mzd号航空母舰是完成这一转变的象征。
〖中〗国第一艘核动力巨龙59级“mzd”
号航空母舰入役成军”
这是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最为关心的大事,是每个关心〖中〗国海军建设者们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