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6章(第2页)

第八部分:锤炼杨明斋死因终于大白

杨明斋最初作为俄共(布)党员,与维经斯基一起来华,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曾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杨明斋之死,曾是一个谜。

过去,杨明斋的卒年,被写成&ldo;一九三一年&rdo;,或者说是&ldo;一九三一年后&rdo;。

关于杨明斋之死的最为权威的说法,是《青运史资料与研究》第三辑所载《曹靖华同志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情况》一文,曹靖华回忆了周恩来跟他在一九五四年的一次谈话,内中谈及杨明斋:

&ldo;后来他(引者注:指杨明斋)生病,苏联送他到西伯利亚养病,那里条件比较好,但后来病死在伊尔库茨克。

&rdo;

为了弄清杨明斋的身世,华东石油大学马列教研室教师余世诚做了许多调查工作。

一九八八年九月,余世诚以个人名义写信给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请求帮助查找杨明斋的下落‐‐因为杨明斋死于苏联,苏共的档案中会有准确的记载。

戈尔巴乔夫认真地批转了余世诚的信。

不久,余世诚收到了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吉塔连科的来信,说他受苏共中央的委托,作如下答复:一九三○年一月,杨明斋未经党的领导许可,在走私者的帮助下越过中苏边界,直至这年秋天,他都在哈巴罗夫斯克扫盲站做中文教员。

后来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在《红星报》和无线电台工作。

一九三一年,杨明斋被当作&ldo;叛逃者&rdo;流放到托阿斯克,当勤杂工。

一九三四年八月,杨明斋流放期满,来到莫斯科,在一家出版社当投递员、誊写员、校对员。

一九三八年二月,杨明斋被以捏造的罪名逮捕,同年五月被杀。

现在,根据苏共中央提出的建议,对所有非诉讼机关镇压的人都应该恢复名誉……

杨明斋的死因之谜,终于大白。

这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如此悲惨地死于冤屈之案,几乎难以令人置信!

杨明斋在中国共产党&ldo;一大&rdo;之后,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ldo;二大&rdo;。

一九二五年十月,杨明斋带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他被留在那里,负责中国留学生工作。

一九二七年夏,得知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处境维艰,他坚决要求回国,从事秘密工作。

回国之后,环境险恶,杨明斋不得不隐居在北平。

他埋头于著述,写出了近二十万言的《中国社会改造原理》。

这本书上册在一九二八年出版,下册在一九二九年出版。

这时,杨明斋和他的家人还保持着通信。

在一九三○年之后,杨明斋消息杳无。

他的家人曾在北平报纸上登出寻人启事,也如泥牛入海,没有反馈。

此后,杨明斋的命运,如同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的公函所述……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