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古文物,妙在一个玩字。
器皿称把玩,书画、拓片称展玩。
掌握相关的知识在其次,要紧的是崇尚古代,&ldo;发古之幽情。
&rdo;
试想,如果拥有一幅文同的画、苏轼的字,那该是何等兴奋。
纸张、墨色、作品、其人风貌,四者合一,奔来眼底。
新婚男女则是阴阳妙合。
亦称玩,称戏,称揣摩。
古物尚且有生命,有&ldo;体温&rdo;,何况吃不尽的秀色佳肴,搂不够的软玉温香?小两口相对展玩,相拥疯玩。
哦,多好的青春时光。
一晃便是两年多。
年轻的夫妇玩古上瘾。
这瘾,对人有好处。
只是耗钱。
古物一件又一件往家里搬。
贵族少妇,物质生活下降了:&ldo;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rdo;
李清照素面朝天,犹乐此不疲。
明珠翡翠都进了当铺。
赵明诚的藏宝室多一件藏品,李清照身上就会少一样从娘家带来的饰物。
不过赵明诚向她拍胸脯:送到当铺去的东西,一定会赎回来。
父亲的官越做越大,等他读完了太学,也将登仕途。
宋代官员俸禄丰厚。
而赵明诚倚靠门荫制度,即使考不上进士,照样能穿上官服。
仕宦子弟的优越感,今天亦能想象。
可是朋友兴冲冲送来一件书画珍品,南唐徐熙的《牡丹图》,开口要价二十万钱。
赵诚诚凑不足这个数,犯愁了。
转看李清照,那头上值钱的东西已荡然无存。
这徐熙可不得了,《御制宣和画谱》称他&ldo;画花鸟鱼虫,妙夺造化。
&rdo;他的作品,宫廷里都是宝物,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极尽赞美之辞。
而李清照偏爱李煜风流,爱屋及乌,对徐熙的这幅牡丹图再三展玩,钟爱之情,胜于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