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一十五章 菌子那些事儿中(第2页)

张静蕾说着还不停地摇头。

被长辈说起小时候的事,苏敏不好意思地看了眼祁景焘和石磊,低头不语。

祁景焘笑笑,看着进来石磊办公室的张静蕾问道:“张姨,那位老中医有何高见?”

“呵呵,老中医说:因为菌子寡淡,破气、下气。

哪怕是现在油水充足,你别以为野生菌子好吃就能天天吃,接连吃几天菌子,走路就没力气,腿脚都提不起来。”

“呵呵呵,所以啊,我今天买来那么多野生菌子,根本就不敢全部拿回家去。

就是怕看着那些野生菌子就忍不住想吃、多吃,吃伤身体。”

祁景焘自己也有连续吃野生菌子身上提不起劲的体会,当时还以为的吃野生菌子中毒了,原来有理论依据的,中医药真不愧是研究百草的学科,早研究透彻了。

张静蕾老道的说道:“吃什么东西都讲究一个度,适可而止。

野生菌子虽好,吃多了也不行,物极必反嘛。”

祁景焘看着苏敏,笑笑说道:“阿敏,你都已经来到公司了,也应该了解一些野生菌子分类的方法。

我们在滇中这一带能收购到的野生菌子品种有鸡枞,牛肝菌、辣子菌、青头菌、羊肝菌、奶浆菌、铜绿菌、鸡油菌等二十多种。

绝大多数菌子,都有菌杆和菌帽两本分,它们又分为厚菌子和薄菌子两种。

香喷头、麻栗香、羊肝菌和黑木碗是厚菌子,菌帽厚,就是说它们的‘帽子’特别厚,帽子里面还有一层厚厚的里子,好似一顶厚厚的斗笠。

厚菌子适宜炒着吃,用红辣椒和大蒜头爆炒出来,味道浓香,所以又叫炒菌。

鸡枞、青头菌、奶浆菌、铜绿菌、九月黄等属于薄菌子,菌帽里没有衬层,没有里子,菌帽比较薄,适宜煮汤喝,煮汤味道香甜,所以又叫煮汤菌。

鸡枞,虽然是薄菌子,但是无论是爆炒红辣椒,还是烧汤,都味道鲜美。”

“我又不用上山去采寻拾菌子,认识那么多干嘛?这么多种类,人家那里认得全嘛!”

苏敏很快就被祁景焘冲内行的话侃的直翻白眼,发挥她小女人的优势开始耍起懒了。

“呵呵呵,作为一个农贸公司的部门经理。

这些还是需要学习一下的。

那么复杂的财务知识,你都能精通到考取注册会计师,连公司里收购的菌子都分不清可说不过去。

小心那天上菌贩子的当,吃了毒菌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那时可的冤枉了!”

祁景焘戏虐地看着这位耍赖皮的财务经理说道。

苏敏看着他嫣然一笑说道:“好啊,你就给我仔细说说有关菌子常识吧,我也好好学习一下。”

石磊笑笑,说道:“表嫂,你没到过那些山村也许不知道,菌子出土季节,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采寻菌子,卖菌子。

就先说说你们城里人最爱吃的鸡枞吧,鸡枞菌是仲夏时节的最肥美,是野生食用菌中的极品,红辣椒爆炒鸡枞,万分喷香,那味道,啧啧,不说了,说了馋死你。

告诉你,鸡枞菌生长的方式非常奇特,它生长的地方,往往地下有一个洞,洞里住宿着一窝黄蚂蚁,有大堆的鸡枞饭,蜂房一般疏松,样子和颜色就像一饼饼的疏松干牛粪,估计黄蚂蚁是把牛粪和腐植土等东西搬进洞里来,拌和成这种供鸡枞吸收营养的营养土——鸡枞饭。

撬鸡枞很讲究,不能用铁器,更不能用锄头挖掘,据说一用铁器挖掘,就破坏了地气,这个鸡枞窝以后就再也不会出鸡枞了。

我估计,用锄头、刨杆等利器,挖掘得太深,把鸡枞的根茎都刨尽了,没有了菌种菌丝,黄蚂蚁再有本事,也无法培育出鸡枞了。

发现鸡枞拱出地面,或者已经拱破地面泥土,泥土疏松或者开裂了,一般是就近擗一根树枝,用枝干撬松泥土,刨开泥土后,小心地拔出鸡枞。

这样,既不会拔断肥嫩可食的鸡枞主根,又不至于把泥土深处又黑又细长的鸡枞宿根拔干净,不会弄破鸡枞洞。

一弄破鸡枞洞,雨水下注,黄蚂蚁就会死亡或者搬家,这个鸡枞洞就废了,再也不会出鸡枞了。”

“真的吗,这个鸡枞菌还真是神奇哦,你有没有观察过鸡枞洞的样子?”

苏敏的兴趣彻底被他们几个调动起来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