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微尘苦恼地说:“你们还记得吧?我以前有记日程的习惯。
从初中开始,每一年都有一个日程本。”
日程本这个东西是舶来品,是从日本传来的。
它和日记不大一样,日记记录的大多是个人的心路历程和一些悲春伤秋的小资小调。
日程本形式上就和日记不一样,它的规制一本就是一年,其中分了十二个月,从每个月的第一个开始记录。
根据格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周记、日记、时记。
它更多记录的是本人在时间段里客观发生的事情和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
比如今天干了什么,计划完成什么。
具体到看了几页书,记了几个单词,做了几个平板支撑,到哪里吃饭,吃了什么东西等等等等都可以写在上面。
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各人不同的需求和喜好,把一些有意义的字条、收据、照片黏贴在里面。
日积月累,许多年以后就可以作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当你拿出日程本,几乎就可以回溯一年中经过的所有事情。
商家们看中商机,推出各种各样配合日程本使用的贴纸、胶带和图章。
少女心泛滥的女人们便丧心病狂的使劲美化自己的日程本。
有段时间,江城的女性从白领到家庭妇女,从学生到小孩,每个人的包包里都躺着一本日程本。
街上甚至还出现了日程插画速成班这样的短期课程。
季家最开始写日程的是年龄最小的季微澜,少女情怀总是诗,诗开头的每一句都是谷自新。
渐渐两个姐姐也加入进来,开始了放学后三人一起写日程的美好时光。
最先放弃的是季微雨,她性子火爆,作业都嫌麻烦不想多做,实在不能安安静静地写几个字。
真正坚持下来写日程的是季微尘,等到所有人都不写,街上的日程插画速成班也歇业的时候,她依然还在写。
满满写了好多年。
“你们看,我曾经所有的日程本都在这里。”
微尘指着微澜脚边的一摞厚厚新旧不一的日程本,说道:“我刚刚翻了一下。
学生时代的都在,唯独找不到最后一年的。”
“你为什么突然想找日程本啊?”
微雨突兀地问道。
“因为——”
微尘不知该如何回答微雨的问题。
她能说,她突然发现自己只记得和莫缙云相识的过程。
却怎么也回忆不起和他相爱的过程吗?
多么可笑,她觉得,她爱他。
不否认地非常爱。
可就是,不记得两人最初是怎么开始的。
她只记得有种欢喜的美好感觉,像有一捧热血澎拜在胸中。
模模糊糊一个影子,时而遥远,时而亲近。
仿佛是股温暖,像涌动的温泉不停向她靠近。
那个人是莫缙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