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萧与时比谁都明白各中利害。
他打断医生滔滔不绝的陈述,问:&ldo;能更换一个假体吗?&rdo;
&ldo;就算更换新假体,病人也不适合继续滑冰。
其一,假体是右侧后屈90度,即斜向后弯腰的位置崩裂。
这是非常特殊的动作,普通人做不来,一定是病人在训练或比赛的过程中追求极端的腰部弯折导致。
&ldo;其二,金属碎屑压迫脊椎神经,会导致颈椎变形、左右脊髓受压不平衡,引发下肢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将引发偏瘫。
&rdo;
医生说到这里,客观地做了个结论:&ldo;你劝劝病人吧,没有必要为了体育事业毁掉自己的身体。
&rdo;
话没错,但是一想到沈如磐为了花样滑冰付出的种种努力,萧与时的心情复杂得难以形容。
他叹口气:&ldo;病人马上就要比赛,可否先撑过赛季?&rdo;
&ldo;可以,后果自负。
&rdo;
和医生谈完话,萧与时的思绪翻涌如潮。
无数讯息在脑子里闪现,他想得越多越觉得费解。
太突然,也太难解释。
毕竟体外标本测试验证了假体在各个方向的弯曲度,包括极端情况。
既然测试通过,假体为何崩裂?
他知道花样滑冰里有许多挑战人体极限的的动作,如贝尔曼旋转、下腰鲍步,以及频繁的跳跃都会对假体造成冲击。
今日的情况究竟是沈如磐过度训练所致,还是假体本身有不为人知的缺陷?
思绪万千,萧与时蓦然记起骨赘发生时,他曾经怀疑测试进度太赶,可能导致某些潜在问题未能及时发现,要求费恩启动了第二轮测试。
后来他实在太忙,又要分心照顾沈如磐,便把第二轮测试结果遗忘了。
思及此,萧与时果断掏出手机联系费恩。
第51章漏洞
柏林那边是午间休息时间。
电话接通,费恩的声音分外亲切:&ldo;hsiao?&rdo;
萧与时道:&ldo;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rdo;
&ldo;什么问题?&rdo;
&ldo;科尔当年设计假体模型时,有没有考虑到假体可能崩裂,继而产生金属碎屑?&rdo;
电话那端费恩本来边听电话边用咖啡机煮咖啡。
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句,他心有不悦,倒好咖啡喝了口方才回答:&ldo;好端端的,你干嘛问这个。
&rdo;
&ldo;沈如磐的假体崩裂,出现了金属碎屑。
&rdo;
费恩愣住。
萧与时压低语气,维持陈述而非听起来像指责:&ldo;我们做过这方面的测试吗?&rdo;
&ldo;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