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四章 明王和曼荼罗一(第2页)

大威德明王。

第四位是西方的大威德明王,意为“具有大威力德性”

他被视为文殊菩萨的眷属或化身。

4、大威德明王大威德明王的一项特性,是他一定骑着水牛,这是反应原始社会所谓魔神征服水牛的神话。

大威德明王的造像多是六面、六臂、六足的姿态,因此,又此,又有“六足尊”

之称。

他的六只手所握持的东西是剑、戟、棒、索、弓、箭。

但演变到最后,大威德明王竟然是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的形态,同时脸部成为牛面。

5、金刚夜叉明王金刚夜叉明王。

这是五大明王中的最后一位,也是五大明王中唯一拥有“金刚”

的称号的一位,与拥有古老历史的其他明王比较,金刚夜叉明王似乎是后来才出现的尊格。

金刚夜叉明王的造像的特色,是他脸上的五只眼睛,有两对是两只眼睛左右上下并排,然后在额头中央,再放置第五只眼睛。

五只眼和三张脸,使人有恐怖之感。

除此之外,金刚夜叉明王将左脚举高,摆出了丁字形站立的姿势也很特别。

他的左右第一只手,分别握着金刚铃和金刚杵,显示他是金刚界体系的尊格。

金刚界,音译作日罗驮睹。

与“胎藏界”

相对,二者合为佛教密宗根本两部。

略称金界。

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

金胎两部之所由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藏界曼荼罗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

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

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

故金刚界曼荼罗亦称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

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

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

反之,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

又金刚界若配以五智,即分为佛、金刚、宝、莲花、羯磨等五部;胎藏界为导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则分为佛、莲花、金刚三部。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