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ldo;和谈也好,继续用兵也罢,功劳总是少不了罗家的。
&rdo;顾惜风说着,三年父孝满了之后,他的起复之路十分平顺,直接就是正三品户部侍郎。
要是以前他肯定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直到顾大老爷去世,他承担起了整个家族的责任,他才晓的,许多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并没有那么顺理成章。
大长公主的儿子又怎么样,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王亲贵族。
罗慕远倒不是担心这个,只是道:&ldo;文官吵嚷也不是一天了,皇上突然说要和谈,我总觉得这其中有些其他原由。
&rdo;
罗家并不是天熙皇帝的近臣,但当臣子的揣摩天家的心思是必修课,天熙皇帝二十几岁登基,现在也不过三十几岁,执政以来手段相当强势,对于收复琉球一直是势在必行之势,突然间说要和谈,他总觉得有点奇怪。
虽然是在自己家里,顾惜风却不由的把声音压低了,道:&ldo;我也觉得奇怪,不过国库确实没钱了,想打也没得打。
&rdo;他是户部侍郎,有钱没有钱心里最清楚,这倒不怪文官吵嚷,每年国库收入其实都是有定数的,就是突然加税收,也不可能成倍的翻,再加上领土大了旱涝灾荒也是常事,实在没什么钱。
&ldo;你给我说句实话,要是非打不可,国库能撑多久?&rdo;罗慕远悄声问着。
顾惜风想了想道:&ldo;若是大军不动,大概还能撑上一年左右。
&rdo;这还是把来年税收算在内,国家没有其他支出的情况下,只是定期发晌,这个花销相对小些,一旦战争开始了,死伤官兵的伤赔,再加上东西损坏,造价就更高了。
罗慕远默然,心里似乎盘算着什么,一年时间,能做什么呢?
顾惜风却是拍拍他的肩膀道:&ldo;我们是打小一起长大,虽然这些年是各人有各人的一摊事,来往不如以前勤了,我心里却是拿你当亲兄弟的,该说不该说的我都会跟你说。
我父亲生前与我说过的,像我们这样的世袭人家,子弟不能太能干了,也不能太无能了。
也不说别人,你看贺侯爷,皇上的心腹,有拥立之功,结果这回监军就没他什么事,固然是因为他女儿嫁到你们家了要避嫌,但监军前脚走了,他就告了病假,只怕接下来就要把兵部的职务辞掉了。
&rdo;
罗慕远听得不由的叹口气,有几分感慨道:&ldo;你说的是,太能干了,比……还能干,这样的大臣不好使。
太无能了,糟蹋粮食,看着也碍眼。
&rdo;
&ldo;不过皇上是明君,也晓得知人善用的道理,罗家的功劳有眼睛的都能看的到,就是去了监军,难道还能把罗家的功劳全消了不成。
皇上也不傻,他才三十几岁,以后战事多着呢。
不说其他的,就是这个琉球,难道天熙皇帝真不想收回来,要是嫌慕白无能,那将来派谁去打。
&rdo;顾惜风说着。
&ldo;我就是觉得此时派监军,好像总有点别的事。
&rdo;罗慕远说着,但到底会是什么事,他实在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