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ldo;嗯,叫什么旅馆来着?&rdo;陶展文转过身来,&ldo;我的确问过他们旅馆的名字,但已经忘了。
哎呀,真是老了啊!&rdo;
&ldo;既然乔玉身体不适,我不欲打扰,只想打个电话,听听她那令人怀念的声音。
&rdo;说着,李社长居高临下地凝视着陶展文的双眼。
陶展文沉默不语。
然而,片刻之后,他的脸上便浮现出春风般的温暖微笑,开口说道:&ldo;我终于想起来了,叫东方旅馆。
是啊,要是您打电话过去,她一定会很开心的。
&rdo;
李社长仿如枯木般地伫立原地,目送陶展文走下台阶,消失在一楼走廊的拐角。
第二十九章是夜
晚饭后,陶展文坐在卧室桌子边翻开了《灵枢&iddot;素问集注》。
可是,他的眼珠一动不动,似乎并未在看。
《灵枢&iddot;素问》是中国医学古籍。
著名的《三字经》以&ldo;人之初&rdo;开头,这本医学三字经便加以效仿,以如下语句开篇‐‐
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
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
六经辩圣道彰伤寒著金匮藏
神话时代的&ldo;黄帝&rdo;被认为是中国医学的始祖,而成书于汉初的《灵枢》九卷、《素问》九卷则是现存最早的医书。
随着医学日渐兴盛,汉末南阳又出了个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玉函经》。
医学三字经又有言道‐‐后作者,渐侵淫……也就是说,后世的医书不值一看。
《灵枢&iddot;素问》之于医门,便如五经之于儒门,被世人称作是医生必读之书。
然而,古代医书中多有五行阴阳说,以及人自天承&ldo;德&rdo;、自地揽&ldo;气&rdo;等理论,但陶展文无论如何都无法习惯这些。
他读得最多的反而是那些被评为&ldo;渐侵淫&rdo;的后世医书。
很久前他便在想,虽然医生并非自己的本职,但既然要为人诊病,纵然当作义务,也必须阅读古典医书。
如今,他面前便摆放着一本成书于西历纪元前的书籍。
灵枢天问篇有日:&ldo;夫百病之始生也……&rdo;
尽管陶展文格外想读,却无论如何都读不下去。
晚上八点,小岛赶来。
&ldo;我去过店里,您不在,我就到这儿来了。
&rdo;
&ldo;嗯,我今天回来得早。
&rdo;陶展文说道。
小岛只坐了大约二十分钟,其间一直用探询的目光望着陶展文的脸。
&ldo;陶先生,您似乎对此案知道些什么。
不,不要否认,我觉得您的确已有所发现,能否稍微透露一二?只捡些方便透露的就行。
&rdo;
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小岛无数次地重复&ldo;您应该知道些什么&rdo;,不断地追问。
然而,陶展文脸上一直带着无从捉摸的笑容,对小岛置若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