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莫非世道应当这样吗?阿尔森感到很可笑。
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教给我们大家的是一种至死都不会改变的僵化的思维方式。
追求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数量。
有的人瞒天过海,为从别人手中抠几个小钱,全然不计后果。
一旦骗局被戳穿,他们就得为此付出无比沉重的代价。
在这种情况下,将要失去的利益会远远超过他们现在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的蝇头小利。
对,需要尽快将拉苏洛夫撤职,并使整个干部工作有新的起色。
净化整个机构,认真考核每个人,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还要了解内心世界。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在职人员都能认真工作。
对他们要严加管束,不能心慈手软,还要对症下药。
阿尔森的事务所不比国营企业,那里对调皮捣蛋的人可以直接开除。
阿尔森不能把自己的人解雇,因为他知道,不能给他们气受,受了委屈他们总要寻机报复,还要散布流言蜚语。
要是一个人不好好干,应当善于采取措施叫他好好干,这正是当头头的施展领导艺术的好时机。
而开除人傻瓜也会干,这不需要太多的智慧。
令人伤心的是,无效劳动时时出现。
用尽了一切办法,就差神仙下凡说话了,不好好干的人仍然我行我素。
讳疾忌医的人也是有的,像这类人不得不统统撤职。
要是什么案子都破不了,还要阿尔森建立的这个事务所干什么,白吃饭吗?
应当摸摸底,看拉苏洛夫的情绪如何,有没有不用打嘴仗就退休的准备。
如果有思想准备,一切会很顺利。
假若没有呢,谈崩了,他顶住不退怎么办……
&ldo;最近以来,我们的工作老是出纰漏,&rdo;阿尔森谨慎地开口说,目光仍然盯着拉苏洛夫,&ldo;有些方面我们好像放松了监督。
不是人员出了问题,就是事情办砸了。
你对这些事怎么看?&rdo;
&ldo;什么纰漏?&rdo;拉苏洛夫阴沉着脸说,&ldo;我什么也不知道。
&rdo;
&ldo;前不久,你推荐的进行外围监视的人就出了岔子,错过了一次同目标见面的大好时机。
不光是错过了,也没有及时承认错误,还谎报军情骗我们。
这怎么行呢!像这号人还能留在我们的队伍里吗?是谁把他们雇来的?&rdo;
&ldo;我一定查清是谁,&rdo;拉苏洛夫满口答应,&ldo;但是,我也得对你说,阿尔森,这是没有的事。
他们对目标的活动情况是紧盯着的,不可能漏掉,更不可能撒谎。
这事我不信。
&rdo;
&ldo;你别嘴硬,这是事实,&rdo;阿尔森叹了口气说,&ldo;听说有这事,我自己也不相信。
&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