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愿上帝保佑您吧,也保佑您英勇的军队和您正义的事业!
&rdo;这是林肯的又一篇出色的信函,所用的又是那种长者的语气。
在专家们看来,作为统帅,格兰特不及李将军。
格兰特的策略一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要遭遇敌人,便对它紧追猛打。
有谁能扛得住日复一日的力量损失呢?北方占领的土地越多,可以征的兵就越多,而敌人的力量损失得也就越多,但尽管如此,李将军还是一次又一次地从他手中溜走了。
就像下棋一样,一方棋子没有损失,另一方的棋子虽所剩无几,但却依旧不断地给前者出着难题;原因就是,后者技胜一筹。
在此之后,是春天进行的一次无谓的战斗。
六月份,北方在战场上失利,震动了格兰特的军队,但林肯却仿佛成竹在胸,不太担心。
七月份,正当格兰特的十五万大军兵临彼得斯堡和里士满城下时,李将军的一个部下也率兵直通北方首都华盛顿,情形就如同三年前一样。
敌军距离华盛顿近在飓尺,甚至可以毫不费力地拿下那里的某个城堡了。
而这时,华盛顿市内只有些许新兵;波托马克军团正在远方作战,可谓远水救不了近火,首都危在旦夕。
总统和政府要员们的惟‐一条活路就是突围,当时,一艘轮船随时待命,以解救联邦政府。
一向宿命的林肯太累了,他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惧怕死亡。
他独自信步来到要塞,神情自若,任凭子弹在自己的耳边呼啸而过,还让人电告总司令:&ldo;我们要谨慎,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rdo;后来,部长维尔斯说,他曾见林肯一个人中午时分坐在外面的阴凉里,背对着敌人,自在地倚在要塞的护墙上,那股闲适洒脱的劲儿简直不亚于在白宫里作客的格兰特。
格兰特的援军及时赶到,赶走了敌人,给首都解了围,敌军则安然渡过波托马克河,撤走了。
七、艰难时刻
整个国家的命运都取决于下届总统大选。
如果说,上次大选使得当时的冲突激化了,那么当时南方相对温和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那种情绪。
现在,形势依旧紧张,只是目前的冲突更多地取决于总统大选的结果,而不像上次那样取决于战争的爆发。
倘若这次,某个民主党人当选了,他可能不会像林肯当选时那样,一直等到三月份,才发挥作用:因为只要十一月份他当选了,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灭了北方的士气,长了南方的威风,因为交战双方都清楚,民主党人的目标是和解,能否取胜对他们无关紧要。
而倘若是共和党人当选了,那就将意味着:北方一定会战斗到底。
在党内,林肯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开始时,激进派认为他过去的政策模棱两可;等到他后来决心要废除奴隶制时,他们又说,这只不过是他为在战争中取胜的权宜之计。
格瑞利等人明确表示将会推举另一个人作总统候选人。
他们起初的意中人是巴特勒。
罗斯克兰,后来,他们又改为推举弗莱芒特。
对此林肯只是评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