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四章 佛之传承(第4页)

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

华言不来。

即第三果也。

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

更不来欲界受生。

故名不来。

声闻四果-阿罗汉果。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

华言无学。

即第四果也。

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

四智已圆。

已出三界。

已证涅盘。

无法可学。

(四智睹。

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不受后有也。

梵语涅盘。

华言灭度。

)四谛,又作四圣谛。

谛,意为真理或实在。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四谛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对四谛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

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

尤其在初转法轮中,佛陀三度演说四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行相:第一次为示相转,将四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次为劝修转,劝诱弟子修持四谛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第三次为自证转,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得四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同样证悟四谛,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