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
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
《汉书.韦玄成传》:“宗族至吏二千石者十余人。”
《后汉书.天文志上》:“夷灭述妻宗族万余人以上。”
唐蒋防《霍小玉传》:“卢亦甲族也,嫁女于他门,聘财必以百万为约,满此数,义在不行。”
《红楼梦》第四回:“这他氏亦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
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
3、特例
中国姓氏宗族中。
有这样的特例,就是异姓同宗不同祖,合姓同宗不同祖,同姓认承同宗不同祖。
比如:
﹙1﹚异姓同宗不同祖
赖、罗,傅皆为黄帝子孙,原均聚居于河南地带。
各因有功于国,封地赐爵。
后世子孙为体念先世创造之不易,遂以封号为姓。
然盛久必衰。
势所必然,迨楚灵王崛起,先灭赖、继灭罗,后并傅、三姓受封土地自此消灭,惟自封地开姓以来,以迄被灭、为时已久,彼此姻亲关系,比比皆是。
当赖被灭时,楚为恐赖人图谋复国,杀戮至惨。
虽主国政之人赴湖续建流亡政府,但国家之成立,必须具有土地、人民、主权三要素,始能存在,赖氏复国之图,处此环境,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日久遂告消灭。
当楚灵王大肄残杀之时,因赖氏聚族而屠,相传已久,家室系累,无法随同迁移者甚多,为逃避杀戮,改依罗傅二姓者极另。
其后罗国被灭,楚国杀戮如故,亦甚多改姓依附于赖、傅,傅氏被并、亦仍如此。
迨局势底定,楚国虽停止杀戮,然已历时数代,子孙众多,混淆不清,均未再复姓,因是三姓遂相议不通遁姻,以表示同气连枝之意,是我赖、罗、傅自来即具有皿统关系,于此可见一斑。
赖罗傅三姓在中国民族历史上各有其悠久之历史,故平日相见,均以“亲堂”
互称,即可知三姓数千年来,即具有血统关系,与三国时刘关张之因一时情感结合,而为异姓结义金兰,截然不同。
﹙2﹚合姓同宗不同祖
比如“刘傅氏”
,即当初傅氏一支远迁他乡时,同迁徙的乡亲中,有刘姓人家。
当途中傅氏家长因病故去后,傅氏孤儿寡母几乎无法赶路,也不能中途落脚定居,这时,善良的刘姓人家就承担起他们的命运。
傅氏接宗子还没有成人,母亲也故去了,于是刘姓人家就视其为己出,培养成人。
为了这份恩情,傅氏接宗子,将傅刘合姓,并让后代传承至今。
﹙3﹚同姓认承同宗不同祖
这种情况最多,就是本地已经有同姓人家,却不知自家根源,后迁徙来的同姓却有家谱可溯源,两族关系和睦,本地同姓便认承后来同姓为同宗,也有的认承为同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