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历代的外交家都可以称得上纵横家的杰出代表。
当前中国亲美亲俄派分歧实际上也是传统纵横外交理论的分歧的再现。
二、兵家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
诸子百家之一。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
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等。
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
他还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强调了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
提出了总体战的庙算理论;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计”
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
是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
是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
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
“慎战”
、“五事七计”
、“诡道十二术”
等都是“庙算”
的具体内容。
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作”
是“制造”
“兴起”
之意。
“作战”
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