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完了新科的论卷后,周老帝师又委婉的提了一下那位杨大人,虽没说他家业不丰,却说了他出仕不忘出身,每月都送半数?米回族里,贴补生活困苦的族亲。
老帝师一开口,皇上便明白他什么意思了。
杨大人算是朝堂上的一股清流,是宣国寒门学子的目之所及。
十年寒窗苦读,考取了功名入朝为官,若是仍然三餐不继,仍然说不得实话,那的确很容易让人心生失望。
皇上也多少知道一些杨大人的底细,是个能埋下头做实事的人。
虽是被拉下的水,可也不能不罚。
谁让他没脑子,那么轻易就上了别人的当。
也该当让他长个记性,以后行事才会更加仔细谨慎。
皇上沉吟片刻后,说道:“春闱阅卷已基本结束,接下来的廷对,朕打算让七皇子拟题,老帝师意下如何?”
周老帝师:……
这正说着杨大人的事呢,怎么就拐到七皇子拟题上了?再说了,廷对历来都是皇上当场布题,就这么交给七皇子……
倏地,周老帝师懂了,皇上心中的储君定了,这是要按照储君来打磨七皇子。
“陛下,诸位皇子皆是十四岁起入朝听政,七殿下听政已有三年,也是时候主领一部事务了。
不论是做的好与坏,有陛下您看着,再有各部老臣从旁提点,当出不了乱子。
如今虽边关未靖,可有夏老将军镇着,北地不敢大举进犯,起不了大的战事,也算是天下承平。
七殿下就算是经验不足闹出点儿乱子也不怕,只有经历无数次的拨乱反正才能更好的成长。”
“六部!”
皇上点头认可道:“老帝师觉得先去哪一部为好?”
老帝师说道:“陛下觉得礼部如何?”
“礼部?”
皇上瞥了一眼老帝师,嗯,那个杨大人也在礼部。
果然,便听老帝师又道:“据老臣所知,礼部给事中杨大人最初是从礼部的末等入职,先后做过主事和郎中,累官至现在的四品给事中,熟知礼部上下事务。
且为人清正,做事认真,给殿下做个引路人当能胜任。”
皇上:……
您老可真敢说,那杨文翰为人清正是不假,可要说他做事认真那可就太谦虚了,他那是认真吗?那是较真!
还一根筋的死轴,有时候被他气得都想拍开他的脑袋看看是怎么长的,怎么就长了那么死轴的一根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