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你若高中金榜便会被认为理当如此,毕竟你是周家公子,是帝师嫡孙。
若考场失利则会被骂辱没家门、徒有虚名,周家后继无人等等。
而我则不同,我若金榜题名,便会被称赞有出息光耀门楣。
就算是科考不中,也不会被骂,甚至还有人会劝慰说世间并不只有科考一条路。
可人生一世,又岂会永远无错失?又岂会事事皆如意?”
林清远这番话可算得上是推心置腹了,周晏清听懂了也没全懂,因为他觉得只要自身肯努力,不论是世家还是寒门都一样可以平步青云。
像年轻时的祖父,像前朝的大儒……
林清远瞧一眼周晏清的模样,便明白他心中所想,便又道:“浅之,你唤我一声兄长,我才会与你说这么多。
这些话也只是我的个人浅见,你不必太过介怀。
不论是哪条路,只要是你想去走的,相信老帝师定能给出你最好的建议。”
“哦,对了。”
周晏清恍然记起周老太爷临走时的叮嘱,“祖父让我带兄长家里去。”
是家里去。
而不是过府一见。
林清远心里热乎乎的,不是因为能去周家,而是因为在周老帝师的心里是拿他当后辈子侄来看待。
父亲当年高中时,老帝师也寻他说过话,想是看出了父亲的禀性,所以才会荐他进了翰林院。
而翰林院的确是最适合父亲的地方。
所以祖母的那份主仆姐妹情,不只祖母念念不忘,周家也一直记着。
只是他们保持了距离,周家便也没有走近,只在关键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