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闷大体一算,一共七个坛子,说是坛子,不过是陶罐,完全封闭,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老闷抱起一个试了试,不是很沉。
&ldo;这是什么?我们先搬回去再说吧?&rdo;
&ldo;老刚,大虎,你们把这几样东西往外搬吧。
我和老闷在这里再找找,看看有什么线索。
&rdo;老马安排道。
老闷点头,拿起手电在洞里四处找了起来,只见在洞底石壁上有四个字,曲里拐弯,看不出什么东西,好像最左边的是个二。
老闷连忙喊老马过来,让他来认。
&ldo;先拍照吧,现在一般的字我还不认识呢,别说这种金文了。
&rdo;老马说道。
&ldo;你咋知道是金文?&rdo;老闷奇怪地问他。
&ldo;我听刘大夫说的,一般小篆到秦朝以后才会使用,春秋时代,一般用的都是金文文字。
&rdo;老马解释说。
两人接着又四处仔细查看了一遍,确认没有其他遗漏的任何东西,就跟众人一起返回了地面。
今天非常顺利,不到凌晨三点,就已全部收拾完毕。
他们重新把花岗岩放回原处,盖好入口,几块长条青石也铺好。
确认看不出有翻动的迹象,众人就把工具和七只坛子搬到外面早已准备好的商务车里面。
&ldo;这个车一点也不招摇,外面看不出里面装了什么东西,还正好能把这么多东西一次都带走。
&rdo;老刚感慨了一句。
&ldo;可惜你坐不上了。
&rdo;大虎白了他一眼,让老马上车,就钻进了前面的驾驶室。
&ldo;你们几个也回老宅,我们一起看看这次收获有多大。
&rdo;老马笑着招呼大虎开车往回走。
&ldo;你说,他们会不会直接拉跑了?&rdo;看着商务车远去的背影,老刚不禁有点担心。
&ldo;我看应该没事,他们在博山,绝对不是只为了捞这么点东西。
&rdo;老闷虽然感觉处处不对劲,但又说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第41章齐国金蛋
刘大夫等人赶回黑山沟老宅,只见七个青色的陶罐一字排开摆在正堂的地上。
陶罐看起来有点像是鬲,大虎正在测量:直径30厘米,高35厘米。
陶罐的上下四周都是封闭的,沉甸甸的,晃了晃,里面好像是实心的,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
&ldo;这还是挂了釉了,这个厉害了。
&rdo;老马跟大家说,这种陶罐一般都不挂釉,但现在竟然出现了釉料,说明当时烧制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了。
刘大夫最了解博山,这里是中国陶瓷和琉璃之乡。
尤其是琉璃,1982年,博山大街的百货大楼附近,也是老闷他家附近,挖地基的时候,曾经发现一个元末明初的琉璃炉作坊。
当时轰动全国,来了很多顶尖考古专家,最后认定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