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章 堵营(第1页)

镇魂关太过荒僻,到处是戈壁沙漠,可供耕耘的土地百不足一,想要在这里生存,必须要掌握一门手艺,要么放牛放羊,要么打铁磨刀,读书?肚子都填不饱,谁有那份闲心,

朝堂再好,不如一碗牛肉汤让他们心安。

城关唯一学堂,位于喧闹的北市,院落不大,读书的孩子寥寥无几,偶尔传来朗朗读书声,瞬间被嘈杂的叫卖声压住。

教书先生姓刘,人称刘夫子,头发胡子都白了,已到了风烛残年的年纪。

别的先生都是端庄儒雅,他呢,不修边幅,常年裹着一件千疮百孔的棉袍,教书时,说着说着就打起鼾,又邋遢又嗜睡。

不过学生们倒挺喜欢刘夫子,一不查勤,二不责罚,授课时夫子时常睡着,能跑出去偷玩,遇到这样的“名师”

,简直是学生之福。

李桃歌想要博取功名,当然要去请教镇魂关唯一的教书匠,打听到刘夫子喜食甜食,李桃歌买来一盒枣泥糕,不同于京城,城关粮食稀少,甜点更是奇贵无比,不到半斤的枣泥糕,足足花去两个月饷银,李桃歌抠门惯了,从来没有大手大脚过,可为了读书的敲门砖,只能咬牙买下。

进入院子,听到此起彼伏的读书声:“疏则怠,怠则忘,士不及兹四者,则东不裘,夏不葛……”

夫子在打鼾,学子在读书,李桃歌站在雪地里,想要过去搭话,又觉得不礼貌,索性站在雪地里等待,一站,就是一个时辰。

李桃歌值得称赞的,就是耐心和好脾气。

雪势渐大。

没多久,李桃歌身上裹了一层厚厚积雪,打远望去,变成了雪人,学生们投去好奇眼神,议论着这人是不是有问题,堆雪人常见,把自己变成雪人的,还是头一个。

又过去半个时辰,学生走完,夫子睡醒,李桃歌拖着僵硬的双腿,上前轻声道:“先生醒了?”

刘夫子用结成油垢的袖口,抹去嘴边哈喇子,一下没擦干净,沾染胡子都是,顺势打个了哈欠,见到对方是陌生面孔,睡眼惺忪问道:“你是谁啊?”

李桃歌抱拳行礼,恭敬说道:“学生是镇魂大营锐字营小卒,李桃歌。”

刘夫子年纪大了,耳朵不好,反应迟钝,呆滞半天才惊讶道:“原来是军爷,失礼失礼。

有几年没跟军爷打过交道了,莫不是犯了朝廷律法,前来拿我?”

李桃歌放下枣泥糕,柔声道:“先生是城关贵人,怎敢前来滋事。

登门求教,是为了读书。”

刘夫子抠扣耳朵,惊愕道:“军爷要读书?”

李桃歌点头道:“嗯,随先生读圣贤书。”

刘夫子直勾勾望着包装精美的糕点,吞了口口水,轻声道:“天下尽是圣贤书,在哪读不是读,为何偏偏找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

李桃哥犹豫片刻,如实答道:“夫子,我想考取功名。”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天下学子头悬梁锥刺股,还不是为了登科及第?往小了说,光宗耀祖,往大了说,为国效力,倒也不是难以启齿的事。

刘夫子为难道:“书有万卷,科举却只有独木桥,分常举和制举,常举又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你究竟想学什么?”

李桃歌懵了,本以为读书就是写字做文章,哪曾听过这么多讲究,硬着头皮说道:“学生资质愚钝,想读些简单的书,早日考取功名。”

刘夫子沉吟片刻,扶着白须说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好学,得第者十之一二,但你这般年纪从头学起,实在是晚了,还想考取功名,难了点。”

李桃歌坚持道:“学生笨是笨了些,但有恒心,别人学四个时辰,我能学八个时辰,只要夫子肯教,学生必全力以赴。”

热门小说推荐
完美弧线

完美弧线

凌空抽射,小试牛刀。...

中华第四帝国

中华第四帝国

秦始皇建立中华第一帝国,汉高祖建立中华第二帝国,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中华第三帝国。而中华第四帝国则由王潇王毓泽父子,在1895年建立。炮兵参谋王毓泽重生1890年,成为川西巡阅使府少帅。再由少帅到大帅,最后到帝国皇帝,完成一个华丽的转变。中国也由半殖民地崛起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饮马北海,恢复汉唐荣光舰队西进,传播天朝文明击败列强,夺取世界霸权!...

灵宰天地

灵宰天地

本书简介意外遇袭,虚夜非但没有身陨魂灭,反而觉醒了元灵,正式足履灵界红尘,自此搅动了天地风云而且,他的身上,还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大唐武生

大唐武生

唐末江湖有赳赳武夫投身军旅,有美艳娇娘暗中行刺,有佛陀三清藏头露尾,有武林宗师改朝换代,名门大派,蓄刀兵,扬威名,力挺节度使,划地而治。草莽勇夫,杀官吏,屠商旅,勾结各门阀,占山为王。虽然也有剑仙一剑西来,也有游侠行走天下,也有懵懂少年行侠仗义,也有武林仙子娇艳如花,也有大儒正气,金刚怒目,道侣翩然,但是庙堂之上的风雨波澜和江湖上的诡谲尔诈混合在一起,这个江湖,终究不再是那个江湖。有梨园大武生,穿越千年而来,一拳,将唐末江湖,砸了个稀碎!江湖事,江湖了,庙堂事,庙堂清,江湖与庙堂之间,唯有我,杨凤楼!ampampampltpampam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唐武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ampampltpampampampgt...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17世纪欧洲的船队在世界各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时,遥远的远东地区,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响起,一车车煤炭运往工厂,无数的工业产品向各地倾销,线列步兵整装待发,冰冷的大炮发出怒吼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