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执行公务时,杰克逊和林肯的风格十分不同:出于一种责任感他绝不向任何人低头屈服。
即便是神父来,请求他赦免几个逃兵,也是白费唇舌。
当时,他先是沉默不语,后来,当神父说到:&ldo;将军,想一想您在上帝面前的责任吧!
&rdo;他便一下子跳起来,把神父赶出了帐篷,嘴里还喊着:&ldo;这是我的职务。
你去做好你自己的事儿吧!
&rdo;这种坚强来自于他那不可比拟的勇气,而这种勇气又恰恰来自于上帝,因为他曾说:&ldo;我的信仰告诉我,在战场上我就像在床上一样安稳。
上帝已经决定了我的死期。
对此我无需多费脑筋,我会随时为此作好准备的。
&rdo;
他的死颇带有一些讽刺意味:在军中广受爱戴的他恰恰是被自己士兵打出的一颗流弹所伤;在用担架把他送往战地医院的途中,因为一个抬担架的士兵挨了一枪,所以他又一次摔了下来,死神就这样张开大口,毫不留情地吞噬了上帝这个最虔诚的信仰者。
有人说,倘若他活着,战争的结果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
当然,事实上这场战争到底是胜是败并不取决于某一位将军的生死去留。
北方的强大实力以及它所实行的封锁必将导致它最终的胜利。
不过,待到北方取胜却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十六、焦急的等待(一)
交战双方的背后还站着欧洲;总得说来,欧洲是同情南方的。
拿破仑欲出面干涉美国战事已有两年时间了。
但他一直没有明确表态,因为他的真实目的既不实际又有些危险,那便是占领墨西哥。
对美国的内战,俾斯麦则保持中立,但后来他也承认说:他还是同情南方的绅士。
只有俄国沙皇公开支持北方: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初,他刚刚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他觉得支持北方是一个最合适的方法,从根本上和道义上来掩饰他反英的政策。
若是欧洲决定采取干涉行为,那么英国的态度可谓举足轻重,众所周知它是完全偏袒南方的。
对于英国商业界而言,美国北方是它的竞争对手,对它没有丝毫用处,而南方则是它不可缺少的合作者,能向它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现在,由于北方实行封锁,南方的主要产品棉花没法输人英国,所以英国经济的命脉轻工业正面临崩溃。
历史学家们没有理由去谴责南方脱离联邦,因为就在八十年前,美国刚刚从英国脱离出来,而各国的政治家们也更是巴不得美利坚合众国早日分裂,因为不这样的话,那不出五十年,美国便会成为海上一霸;即便是那些伦理学家们,也有袒护南方的,有的是因为南方势力较弱,而他们习惯于同情弱者。
格来德斯通认为发起战争的原因十分荒谬,狄更斯则认为无论有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发动战争。
狄斯罗里严格保持中立,而达尔文、泰尼森、约翰。
斯图尔特和米尔则坚决表示了他们对奴隶及奴隶解放者们的同情,以挽救英国的名声。
在这批有识之士背后除去一些中产阶级市民之外,还站着英国的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