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五章 渔家傲2(第1页)

点仓阁,实为一藏书阁,座落于落音之北的栖凤山之颠,据说是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传言阁内囊括了天下奇书宝典,天文地理,经史兵书,杂谈野史,武学典籍,应有尽有。

阁主广结天下能人异士,常邀请来此游玩,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名气。

因其藏书众多,诸多学者亦慕名而来,盘旋多日,阁主索性又建了一座楼,用作客栈,供人食住,如此行了方便,慕名而来的人便多了。

在此来住过几月甚至几年的,下山之后,多有脱胎换骨名扬天下之人,战乱年间,更有甚者辅助君王成就霸业,如此,点仓阁便被朝野竞相认可。

潜心学术或是武学之人,若是厌倦了官场沉浮抑或江湖纷争,竟选择隐居在此,埋入浩瀚书海只求潜心静修。

世族大家闻得某某名士大师乔居点仓阁,便将自家子弟送至其门下,拜师学艺。

如此,世家子弟来得多了,点仓阁不得不又建了几座楼,用作学堂供名师教学,供求学子弟食住,一时成浩荡之势。

然而历代阁主均是低调之人,不想达到如日中天之势,遂制定阁规:武学、文学均只开一个学堂,缘由有二,一是山势崎岖,无处安置;二是山中清净,藏书阁亦不宜太过喧闹。

点仓阁现在的阁主,便是扶苏。

他与青鸾一样,鲜少在人前露面,世人只知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武艺精湛,其人亦温润如玉是一位谦谦君子,点仓阁在他这里,多了一件奇闻,便是扶苏公子的雅好。

江湖朝野,多有奇人异事,这位扶苏公子,便喜欢将这些才子佳人,能人异士排个名次来,比如美人榜,公子榜,高手榜……十多年来,江湖津津乐道,广为流传,有些籍籍无名之辈,为了上个榜,专程赶到点仓阁,只为见扶苏公子一面,重金求得一个榜上有名。

扶苏却一派风轻云淡拒之门外,言点仓阁所有资料,自会从报信社获取,绝不会有偏差,也断不会徇私。

如此,还是没绝了世人成名的念头,倒是落音山车水马龙多了许多,总得先给报信社留下点雪泥鸿爪,点仓阁才有迹可循嘛!

点仓阁柳绵自然听说过,他在公子榜蝉联榜首多年,便是扶苏的杰作。

青鸾谈到扶苏,言语轻快了许多:“扶苏哥哥师承祖父,算是祖父的关门弟子,自祖父去世后,对我亦是多番照拂。

扶苏哥哥学富五车,深得祖父真传,当年祖父骤然去世,未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社中四位长老意见不和,只有一位长老愿意支持我,我身边亦无太多高手可与之抗衡,扶苏哥哥连夜带着高手赶来,我们定下计谋,将另外三位长老伏杀于牡丹亭,方稳定了局面。

而后几年,亦陪我铲除叛逆,直至我完全掌控了报信社才放心离去。”

寥寥数语,柳绵却是听得有些心惊,还有几分无以名状的情绪——扶苏,这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当年接走阿蓁的少年,与青鸾的情谊,很是深厚。

他放下鱼,眼尾上扬,看着火光映照下青鸾红红的脸蛋:“如此,应该好好感谢扶苏公子!

当时你亦年幼,幸得有他庇佑,否则为人鱼肉,也未可知。”

青鸾未觉察他的异样:“是的,扶苏哥哥于报信社有大恩,报信社素来恩怨分明,自然不能忘……公子,怎么不吃了,这个你自己烤的,不必……忌讳吧?”

柳绵张了张嘴,恰有一阵夜风吹来,一缕浓烟生生扑面过来,钻入口里,呛得他咳嗽了好几声,青鸾忙问:“公子莫不是下河着了凉?”

“……不曾,呛到了……”

青鸾也不害羞了,赶紧用手探探他的额头,又摸摸自己的:“不发热……”

热门小说推荐
完美弧线

完美弧线

凌空抽射,小试牛刀。...

中华第四帝国

中华第四帝国

秦始皇建立中华第一帝国,汉高祖建立中华第二帝国,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中华第三帝国。而中华第四帝国则由王潇王毓泽父子,在1895年建立。炮兵参谋王毓泽重生1890年,成为川西巡阅使府少帅。再由少帅到大帅,最后到帝国皇帝,完成一个华丽的转变。中国也由半殖民地崛起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饮马北海,恢复汉唐荣光舰队西进,传播天朝文明击败列强,夺取世界霸权!...

灵宰天地

灵宰天地

本书简介意外遇袭,虚夜非但没有身陨魂灭,反而觉醒了元灵,正式足履灵界红尘,自此搅动了天地风云而且,他的身上,还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大唐武生

大唐武生

唐末江湖有赳赳武夫投身军旅,有美艳娇娘暗中行刺,有佛陀三清藏头露尾,有武林宗师改朝换代,名门大派,蓄刀兵,扬威名,力挺节度使,划地而治。草莽勇夫,杀官吏,屠商旅,勾结各门阀,占山为王。虽然也有剑仙一剑西来,也有游侠行走天下,也有懵懂少年行侠仗义,也有武林仙子娇艳如花,也有大儒正气,金刚怒目,道侣翩然,但是庙堂之上的风雨波澜和江湖上的诡谲尔诈混合在一起,这个江湖,终究不再是那个江湖。有梨园大武生,穿越千年而来,一拳,将唐末江湖,砸了个稀碎!江湖事,江湖了,庙堂事,庙堂清,江湖与庙堂之间,唯有我,杨凤楼!ampampampltpampam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唐武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ampampltpampampampgt...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17世纪欧洲的船队在世界各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时,遥远的远东地区,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响起,一车车煤炭运往工厂,无数的工业产品向各地倾销,线列步兵整装待发,冰冷的大炮发出怒吼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